海口網8月3日消息(記者 李傳華 實習生 楊小明)從8月1日起,由海口市“五大工程”辦牽頭,聯合公安交警、城管、交通、工商、質監等職能部門開展的“三車”整治正式拉開序幕,爭取在三個月之內,全市40條主干道路達到無“三車”狀態。
這輛三輪摩托車在機動車道上跟記者的小車賽速度。 記者 李傳華 攝
亂相:三車違規比比皆是
2日上午10點左右,龍昆南路與南海大道的交叉路口,短短10分鐘,竟有15輛三輪車闖紅燈,橫穿馬路、闖禁行、逆行、搶占機動車道等違法違規的交通行為更是屢見不鮮。
在海秀路三角池一帶,一輛輛人力三輪車或候客,或在機動車道上跟汽車“并駕齊驅”。
海墾天橋處,一輛輛電動三輪車停在橋下的機動車道上,等候從附近商場和農貿市場出來的客人,一旦拉到客人,他們就不管前后左右是否有車,只管左沖右突,向著目的地一路狂飆。記者沿海墾路走了一趟,發生這條路上至少有30輛三輪摩托車在“奔馳”。
“三車”駕駛員大多沒有經過正式培訓,且安全意識薄弱,極易引發交通安全事故。市交警支隊透露的信息顯示:平均每周都有多起與“三車”相關的交通事故發生。
海口市市政市容管委會黨組書記王飛說,近年來,我市的市容市貌建設成績顯著,交通秩序也有了明顯的改善。但非法營運三輪車日益增多,影響了城市的交通秩序和安全,成為妨礙城市交通發展的一大“頑疾”。
原因:三車久治難絕
為打擊“三車”的違法行為,我市曾多次出臺整治方案,開展專項整治。僅從去年海口實施“五大工程”以來,全市查扣的機動三輪車和人力三輪車數量就達近4000輛,同時有關部門還聯合執法,搗毀了數十個非法拼裝“三車”的“黑窩點”。但“三車”依舊隨處可見。
“三車”為何久治難絕?海口市市政市容管委會黨組書記王飛說,“三車”非法上路、營運的根源極多,其徹底整治涉及到違法入市行駛、非法營運、車輛拼裝、殘疾人和下崗職工的就業、生計等方方面面的問題。
采訪中,一位靠開三輪車拉客為生的駕駛員說,他有三個孩子,老婆下崗在家,自己沒什么文化,也沒什么手藝,只能靠開三輪車拉客賺點錢,養活一家老小。
另一種情況是,我市的公共交通網絡還不發達,出租車起步價過高,三輪車存在市場需求。
整治:增公交線路研究降的士起步價
如何整治“三車”這一城市管理中的頑疾,海口市曾想過許多辦法,這一次,態度比以往要堅決得多,制定了時間表,三個月內將實現40條主干道無“三車”違法入市的目標。年內基本實現市區重點路段及區域范圍內無“三車”違法入市現象,“三車”交通事故明顯下降,道路交通秩序明顯好轉。
王飛透露,這次海口市本著既治“標”又治“本”的原則,將組織相關部門落實“三車”長效管理問題,徹底解決海口“三車”問題:
完善公共交通網絡建設。逐步優化公交線路、提高公交效率、減少公交盲點;研究降低出租車起步價格;協調相關部門,依照規劃,加快出租車加氣站布點建設;
強化疏導工作。組建人力客運三輪車租賃公司,統一三輪車樣式,限定范圍,規范管理;對海口本地殘疾人車輛,采取“回購”置換政策,由政府解決殘疾人代步車問題;
加強立法,不斷完善有關“三車”問題的法律法規。加強市民的安全宣傳工作,同時完善社會保障機制,積極引導失業人員合理就業。
行動:瓊山查扣58輛人力三輪拘留2人
海口網8月3日消息(記者李坤東 實習生胡玉龍)7月30日至8月2日,瓊山區對府城城區主干道上行駛的“三車”進行集中整治,全面拉開了該區“三車”整治序幕。
幾天來該區查扣人力三輪車58輛,機動三輪車13輛,摩托車34輛,電動車17輛,占道經營農用車4輛,行政拘留2人,有效凈化了城區交通秩序。
瓊山區管控和教育相結合,加強了新大洲大道、中山路、建國路、新城路、高登路、文莊路、瓊州大道、紅城湖路、龍昆南路(瓊山段)、海府路(瓊山段)等10條重點路段行駛的“三車”管控力度,嚴厲查處“三車”無牌無證、非法安裝動力、違法載客等違法行為,同時執法人性化,教育引導“三車”在有效區行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