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羽宇一郎
?
據新華網報道:自6月17日從首相手中接過大使任命書,到7月31日正式到華赴任。短短的50天內,日本新任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做足了功課。這,也是為了回應來自各方的質疑。
????到任第一天:討好記者、外務省
“我很抱歉,赴任第一天正趕上周六,我覺得給大家帶來很多麻煩。我一定會做一下筆記,叮囑下一任大使別在周末來。”7月31日,剛下飛機,丹羽就接受了在華日本媒體的集體采訪。而他幽默的開場白,讓周末苦等他的記者會心一笑。
剛剛到任的大使當然心知肚明,這些也許比他更熟悉中國情況的日本記者,今后將會是大使館的得力智囊和可靠的信息來源。“替我向各位的夫人問好。”這不,丹羽不光對記者們示好,還不忘問候記者的夫人們。
和記者搞好關系只是作為大使的工作之一。對丹羽來說,英文流利但中文不通的他,要想順利開展在華工作,絕對少不了外務省和大使館館員的支持。
“我和外務省的官員接觸了1個多月了,覺得他們特別優秀,他們比民間企業的員工工作量還大。做這么多工作,工資是不是少了點?”在安慰記者的同時,丹羽也著實夸了外務省官僚一把。聽了這話,被外務省派來的大使一秘、二秘們自然心里會舒服一些。
這些話,當然不是憑空而出,也絕不僅僅是為了討好媒體和外務省。而是因為,作為首任從民間選拔的駐華大使,丹羽清楚,作為日本前伊藤忠商事公司顧問的他面對的挑戰多元,而且有明有暗。
6月初,就有日本媒體報道丹羽有可能出任駐華大使。而日本媒體在報道這一消息時,也明顯有喜有憂。“下任駐華大使能對海洋霸權(的中國)說NO嗎?”《產經新聞》6月8日的社論標題就在表明對丹羽辦事的懷疑。
“我們不喜歡這位親華的大使,放心,一年之內,我們就把他搞回家。”據記者了解到,一份立場偏右的日本報紙駐華總局的負責人曾私下這么說過。
反對立場不僅僅來源于“一小撮”日本媒體,更來自于外務省內部。此前,日本媒體就曾報道過外務省“中國派”們的理想之一就是出任駐華大使。在中國課內部都要爭個面紅耳赤的香餑餑,怎么就拱手送給了“民間”?一部分外務省“中國派”的怨氣可以理解。所以,丹羽才會這么謹慎地處理和外務省的關系。沒有這些優秀的左膀右臂,丹羽能耐再大也只能是光桿兒司令。
????“左膀右臂”不可小視
眾所周知,丹羽人事的任命,來源于現任外務大臣岡田克也的“欽點”。而岡田也是下界首相的熱門人選之一。從外務省派來的丹羽“超豪華”左膀右臂來看,對于此項人事,外務省絲毫不敢怠慢。
首先,是第一公使的人選。目前人還在上海,下周調任北京的日本前駐上海總領事橫井裕將擔負此職。1955年出生的橫井曾擔任過外務省中國課課長。而且在日本駐美大使館做過多年政務參贊。在上海任總領事期間,與中方的關系也處理得比較融洽,在外務省有很高的聲譽和威望。這次從上海總領事到大使館第一公使,對于橫井本人來說不能算升遷,只能算“平調”。“派這么一位熟悉中國、又熟悉美國的人來親自輔佐丹羽,看得出日本政府對丹羽人事還有中日美關系的重視。”一位日本資深媒體人透露。
其次,是總務公使的考量。據日本媒體報道,現任外務省國際法局國際法課審議官的堀之內秀久將接替現在的泉裕泰,擔任總務公使。堀之內以前也曾擔任過駐華公使,而且精通國際法。他還是個地地道道的“中國通”。尤其是對于中國的政策,他似乎吃得很透。“他曾把‘八榮八恥’逐條抄在小冊子上,來考中國的公務員。”一位外交人員告訴記者。
在曾經駐華的歲月里,堀之內還把中國的流行音樂“通吃”個遍。“每次去卡拉OK,他都是麥霸。會唱的中文歌兒可多了。而且發音特準。”熟悉堀之內的人對記者說。
用深知這些外務省“中國派”脾氣的人的話說,和第一公使橫井不同,堀之內的性格比較“怪”。“遇到一些事情,如果他認為大使不對,肯定會站出來直接給大使指出。不太會顧及面子。”看來,橫井和掘之內,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也似乎是外務省的精心安排。沒有絲毫外交談判經驗的丹羽,今后或許還要接受兩位公使的“特別培訓”。
由于丹羽幾乎不懂中文,他的貼身翻譯就不光是“喉舌”,更是“智庫”。“外務省里,會中文的中國派不少,但岡田的中文——這個!”“一位熟悉日本對華外交的專家在介紹岡田時,豎起了大拇指。
把外務省堪稱最優秀的中文高翻派來給丹羽作翻譯,不知道岡田心里滋味如何,但對于丹羽來說,岡田在身邊,絕對是顆“定心丸”。
如此牢不可破的保駕護航,不僅對于丹羽,對于今后的中日關系來說,都可謂上了“多重保險”。
????“愛國親中”不妨礙“直言不諱
“下周一開始,我將抱著愛國……嗯……愛國親中的精神,開始工作。”7月31日在大使官邸,要做“愛國親中的大使”是丹羽講話的最后一句。
來華之前,他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過,“對中國政府,我要有什么就說什么,不會遮遮掩掩。”這在國人看來似乎口氣有些強硬,但這正是丹羽的行事風格。
在東京時,他接受過三撥記者采訪,一撥日本媒體,一撥中國媒體,還有在外國記者俱樂部舉辦的記者會。而作為著名商社的前老板,他當然關心中日經濟。
“中日開展了10年關于FTA(自由貿易協定)的學習會,該是到了接受考試的時候了吧。”的確如丹羽所說,中日多年來對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還只停留在討論階段。“主要問題在日本國內,我希望能盡早得到日本國民的理解。”丹羽在7月31日對日本媒體說。
力推中日間FTA,還源于丹羽深深的憂患意識。“如果不隨著中國的經濟成長而一同成長的話,日本的經濟發展將會很困難。不要只讓日本被甩在亞洲的后面。”
深化經貿合作當然可以令兩國的商界或更多人喜笑顏開,但并不能直接帶動兩國民眾的交流。“我所希望推進的交流,不是在那些有錢人和地位高的人之間展開,而是盡可能地讓普通的國民之間的交流比迄今為止更加活躍。”31日的記者會上,丹羽坦言今后中日的交流要更多地從底層展開。
“中日友好不是互敬白酒,然后你好我好大家好那么簡單。”多位熟悉中日關系的日本政客都曾如此感慨過。來華多次的丹羽,自然也深諳這個道理。領土爭端、海洋權益爭奪、軍事互信等硬問題,丹羽大使都將在未來的歲月中,去直面。
從安倍“破冰”、溫總理“融冰”,到政權更替后的民主黨大佬小澤率超大型議員團隊訪華、鴻山前首相的世博亮相,近年來中日之間好看的節目不少。此次丹羽的“棄民從官”,也是日本對華外交史上出乎意料的一筆。
“要把中日今后還要交往1000年、2000年作為一個思考中日關系的前提。”以71歲的高齡,縱橫歲月的歷練和遠見,丹羽能否走好在華的新人生?路,就在腳下。
鏈接:丹羽宇一郎簡歷
丹羽宇一郎1939年出生于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今年71歲。他在愛知縣立惟信高中畢業以后,考入名古屋大學法學系。大學時代曾任自治會會長,在上個世紀60年代反對日美安保的學生運動中曾是陣前指揮。
丹羽宇一郎于1962年進入伊藤忠商事,一直在糧食部門工作,其間曾經在美國駐在9年。
丹羽宇一郎1998年出任社長。當時,在日本商社中位居第三的伊藤忠商事負債累累。他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到2001年3月決算時,達到黑字705億日元。丹羽宇一郎并沒有做“萬年社長”,在位6年后就轉作伊藤忠商事的會長,從今年4月開始出任最高顧問。
如今,丹羽宇一郎還擔任著北京市市長國際企業家顧問會議顧問、吉林省政府顧問等。他幾乎走遍了中國大陸各大省市,與臺灣政企界也有著良好的關系,熟悉中日貿易,也了解兩岸關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