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揚子晚報報道:田宜振與王香華是宿遷市宿豫區皂河鎮人,26年前,兩人在磚瓦廠干活時相識,在看完電影《永恒的愛情》,受到打動的兩人許下了“不離不棄”的愛情諾言;而如今,面對病床上重癥的妻子,田宜振自學醫術,練習扎針,通過醫藥書籍來給妻子配藥。田宜振說,為了能治好妻子的病,他可以放棄自己的一切,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就永遠不會放棄。
?
照顧病妻,他先在自己身上反復試驗扎針
?
田宜振是宿遷市宿豫區皂河鎮王圩村二組人。昨天(7日)中午,他像往常一樣,熟練地將250毫升甘露醇兌上其它藥后,然后在瓶口插入一次性輸液器,在妻子王香華手背上擦了酒精,他拿起針管找準妻子的血管扎了進去,然后再調節滴速。像這樣為妻子治病,他堅持了快一年。
?
田宜振說,妻子王香華是從3年前突然患上腦膠質瘤的。起初他把妻子送到醫院治療,由于妻子長期掛水輸液,血管已經逐漸萎縮、深陷下去,每次醫院護士給王香華輸液的時候,都要費好大一番功夫,才能把針頭插進血管里。久而久之,護士都不大愿意再為他的妻子扎針了。無奈之下,他只好把妻子帶回了家中,并且從醫生那里尋來處方,按照處方上的說明給妻子買來注射用藥,自己學著給妻子扎針治療,成了妻子的“家庭醫生”。
?
據田宜振介紹,由于自己從來沒做過,于是從藥店里買藥回家,回家后先在自己的手背上嘗試,一遍兩遍……直到能夠找準血管,他才放心地為妻子扎針,“有時也要扎一兩針才能扎進去,但畢竟是自己的家人,有感情了,失誤也會少些”。就這樣,田宜振每天就是這樣用自己學來的技術給妻子治療,有時候妻子昏迷了,還要掐人中,在妻子醒來后再扎針掛水。
?
為了照顧好妻子,田宜振甚至把整個本草綱目都翻了幾遍,看平時怎么樣給妻子增加營養,有些病情是怎么來的,怎樣防治,怎樣按摩。聽說“知了”具有鎮靜、抗驚厥作用。為了讓妻子在夜里能夠睡好覺,每天晚上田宜振都會到附近的樹林里去捉知了回來給妻子治病。
?
醫生勸他不要“人財兩空”,他卻決心“不離不棄”
?
王香華的病情是在三年前的一天夜里突然發生的,當時的王香華頭痛,渾身抽搐,就像癲癇病似的。田宜振當時非常著急,就打120救護車將她送到當地的醫院,醫院一檢查說是腦瘤,他又把妻子送到市里的醫院檢查,確診為腦膠質瘤。
?
為了治好妻子的病,田宜振不惜賣掉了家中的所有值錢的家當,并且四處籌錢,八方打聽,為妻子求醫問藥。田宜振說,妻子第一次手術后,由于欠了別人三萬多元,別人一天干八小時的活,他就干一天一夜,別人干一個工,他就干三個半工,拼命掙錢來給妻子治病。
?
當妻子王香華的腦膠質瘤再一次復發的時候,田宜振又把妻子送到醫院進行治療。有醫生對田宜振進行了善意的提醒,說腦膠質瘤就是腦癌,讓他不要再看了,放棄治療,“說看不好,能放棄最好,要不感情投進去了,金錢也投進去了,最后人財兩空”。
?
田宜振告訴記者,他今年已經48歲,妻子王香華也47歲了。兩個人從結婚到現在已經走過了26年的時間,已經有了深厚的感情,而且早在結婚之前,兩人就已經立下了永不言棄的誓言。
?
田宜振和王香華的認識純屬偶然。當時他到磚瓦廠去做活,文靜、內向、不愛說話的王香華一下子引起了他的注意。在一起做活的時間長了,兩人之間產生了感情。而一次看電影的經歷,更讓兩顆年輕的心靠得更近了。那次,田宜振與王香華看的是印度電影《永恒的愛情》,電影中男女主角哈邁德與羅茜“我終身愛你,至死不渝”的歌聲,深深震撼了兩顆年輕的心靈,兩人許下了“不離不棄”的愛情諾言。
?
“我當時就想,要真能有這個機會,有這個醫療水平能治,沒有資金,我可以把自己的器官拍賣或捐獻出去,我是義無反顧,一點考慮的余地都沒有。”田宜振說,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就永遠不會放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