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寂寞遠離老人
這幾天,龍華區大同里社區居委會主任楊華忙著一件事———成立“大同社區托老所”。目前,托老所的設備和人員都已經準備妥當,近期就將掛牌運行。
正在建設中的大同里社區托老所位于居委會的一樓,面積不大,有四張床、幾張桌子和幾把椅子,雖然簡單,但是充滿家的溫馨和親切。
大同里社區屬于海口老城區,老人和貧困人口都比較多。“建立托老所的目的就是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白天又沒有人照料的老人。”楊華說,托老所是社區與我省首家民間工作機構‘樂助社會服務社’協作,為轄區有困難的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和日托服務。楊華說,省市民政部門對第一家試點非常重視,這幾天就將正式運行。
讓無助感到有力
大同里社區的大愛不僅體現在對老人的關心上,更體現在對困難群眾的幫助中。
在社區會議室的墻上掛著一張“一帶一關愛貧困老人、殘疾人責任表”,每排都由一條線把三個名字連在一起。楊華告訴記者,第一行的名字都是社區的黨員和轄區企業的愛心人士,第二行是社區服務站的醫生,第三行就是社區的貧困人員和殘疾人。
70多歲的姚周興過去是一名低保戶,不僅家庭困難,而且還有疾病。去年,幫扶姚周興的黨員了解到他生病需要手術后,立即幫他跑上跑下,還幫助申請醫療救助,解決了燃眉之急。
讓孩子找回快樂
大同里社區在關注老年人的同時,還把目光投向祖國的花朵身上。
2008年,大同里社區以未成年人教育為重點,建立起“快樂周末”活動,邀請了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和海南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學生及志愿者們與活動中的孩子做游戲,培養他們各方面的興趣愛好,促進健康成長。三年多來,“快樂周末”活動讓越來越多的孩子走出家門。“剛開始的時候,還只有少數10來個孩子參與,現在每到周末有活動時,六七十個孩子都早早來到活動中心,有時活動中心都坐不下。”
■記者手記
在大同里社區的采訪過程中,最令人感動的是社區為老年人和孩子所做的努力。
在現今的社會,空巢老人的問題越來越多,人們紛紛在感嘆“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母愛,指責兒女“狠心”、無奈之時,卻沒有想到該怎樣去改變這種狀況。也許,老人們的奢望并不高,無疑就是大家一起回憶回憶過去,討論討論孩子。大同里社區為老年人所做的努力,讓我們感到欣慰。相信,“托老所”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取得很好的成果,真正讓老人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孩子們的玩具越來越多、越來越貴,但他們的快樂卻越來越少。是什么擋住了孩子們的快樂,也許就是一扇鐵門,一面圍墻。大同里社區用“快樂周末”活動把孩子們吸引出來,把快樂又“還”給了孩子。(記者王紹兵 實習生蘇斐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