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級別相當高檔
?
前天,記者再次進入1號大墓。越往下走,越感到墓穴里陣陣熱浪迎面襲來。熱浪中夾雜著土腥味,還有莫名的、只有地下才有的陰沉沉的潮濕味。數十米后,記者再次滑到大墓的中央,已是汗流浹背。
?
為什么要搶在如此高溫天對記者開放?盱眙馬壩鎮大云山西漢大墓考古項目領隊、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李則斌李則斌看出了大家的疑惑,“你們往腳下看,現在挖掘向地下又延伸了將近1米。由于古墓中央部分被損嚴重,上一次我們沒弄清古墓的結構,現在終于弄清楚了。”他指著腳下發黑的一排厚厚的木頭,“這一排排木頭將棺木包圍起來,古代稱之為"黃腸題湊",這可是等級非常高的墓葬形制。”
?
李隊長介紹,所謂黃腸題湊,是指墓葬中槨室周圍用柏木枋堆壘的框壁結構,為我國漢代的一種葬制。“題湊”結構在戰國時已出現,“黃腸題湊”出自《漢書》。它和梓宮、便房、外藏槨等構成了漢代帝王的專用葬制,其他皇親國戚及高官大臣只有經過天子的特賜才可享用。“黃腸”是指顏色黃而長的柏木,“題湊”是指柏木堆壘的方式方法,壘時木頭要向內。“黃腸題湊”是指黃色的柏木靠頭湊在一起的意思。
?
李隊長告訴記者,他們將這些發黑的木頭取樣請南博有關專家化驗分析,木質為楠木,而棺木則是梓木所做。這是因為北方以柏木為多,南方則用楠木,楠木中有一種金黃色的木絲,稱金色楠木,也可以比作黃腸。
?
“由于1號大墓歷史上被盜嚴重,特別是墓室中央棺木結構基本被搗毀,所以沒有天山漢墓發現的"黃腸題湊"保存完整。”李隊長遺憾地表示。
?
年代與吳王劉濞接近
?
此前,考古人員始終對1號墓主人身份守口如瓶。昨天,記者們一再要求,考古人員表示仍然沒有確鑿證據可以證明墓主身份。但是,從種種跡象分析,多重信息全都指向了一個人——劉濞。
?
“劉濞是"吳楚七國之亂"的領頭大哥,這種王侯級別的墓葬主人怎么會是他呢?歷史可能和我們開了一個大玩笑,按照當下流行的一句話,"一切皆有可能"。”考古專家笑著說。
?
為什么推測是劉濞呢?考古專家介紹,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分封了韓信等七個功臣為異姓諸侯王。后來,這七個異姓王對于中央政府的穩定和鞏固造成很大的障礙和威脅。于是劉邦一面翦滅異姓王,一面分封自己的子弟侄兒。這些王都姓劉,史稱同姓王。這些同姓王逐漸成了地方上的割據勢力,他們有行政權、司法權,所屬的官吏也是自己任命,基本是一個獨立王國。
?
劉邦封其侄子劉濞為吳王。劉濞被封王是公元前195年,在位長達42年。公元前154年發動“吳楚七國之亂”時大約60多歲,劉濞兵敗被殺,時間與1號大墓斷代為“景帝后期,武帝前期”年代基本吻合。另外,1號墓中出土了金縷玉衣和玉棺,也證明墓主人是位王侯級別的人。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