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23日消息(記者吳躍 通訊員梁崇平實習生鄺海萍)一場午后的小雨過后,美蘭區海府路街道龍舌坡社區更顯清爽和安靜。外面世界車水馬龍喧囂,這里依然一派靜謐和諧。
文化長廊:茶余飯后必逛場所
?
近日,記者走進龍舌坡社區,一面百米文化長廊映入眼簾,“科普防震小知識”、“婚育新風進萬家”、“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文化長廊上內容豐富,圖文并茂。據海府路街道工委的林書記介紹,百米文化長廊包含了創建文明和諧社區的要求、未成年人教育、衛生安全、以及禁毒活動等信息,文化長廊成為居民在飯后散步時必然要停下來駐足的一處場所。
?
龍舌坡作為海口的老城區之一,流動人口多,過去提起龍舌坡,人們難免會有“抬頭亂張貼,低頭亂買賣”的印象,而如今這里再也看不到亂涂亂畫的墻壁和隨處擺攤的商販。
?
另外,由社區內退休老干部們自發組織的霞暉舞蹈隊,也展現了社區內居民健康向上的風貌,為構建和諧文明社區增添了亮麗的一筆。
?
市民學校:教出和諧鄰里關系
?
“現在社區的鄰里關系比以前和睦多了,這里面有市民學校的功勞。”在龍舌坡社區,這里有一所特別的市民學校。這所特別的學校于去年創辦,主要面向龍舌坡社區居民,主要開展文明禮儀等課程,提高居民的文化水平。據介紹,以前社區一條小巷內的111號到192號,鄰里矛盾時常發生,矛盾和糾紛不斷,經常因為一些放置垃圾位置、煮飯油煙等瑣事吵架,但是自從開辦市民學校,這樣的摩擦就不再出現了。
?
在談到市民學校取得的成果時,居委會主任提到,一方面,居民的文明程度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除了亂涂亂畫亂貼的現象不再出現,街道的整潔程度也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鄰里之間也更加和諧。
?
居家養老:孤寡老人安享晚年
?
11日上午,家政服務員小符來到龍舌坡社區居委會的楊老伯家里測量血壓,并向他仔細詢問了近幾天的身體狀況。在確認楊老伯身體無大恙后,小符與他親切地拉起家常……
?
在龍舌坡,與楊老伯一樣共有5名孤寡老人享受這種每周定期兩次的養老服務。據了解,美蘭區海府路街道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主要由政府出資,對符合條件的孤寡老人進行服務,每星期兩次為老人們提供日常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和精神慰藉等,另外,利用社區的養老公寓,為特困老年人提供日托、短期托養等服務。
?
公益崗位:鼓勵下崗居民再就業
?
由于龍舌坡社區內國企較多,下崗人員也多,為此社區居委會向省就業局申請近二十多個公益性崗位,鼓勵下崗居民再就業,提高生活水平。據了解,在社區內有一位50歲左右的周女士,靠擺攤賣水果為生,丈夫一直身體不佳,經常住院。由于經濟、生活壓力等種種原因,劉女士一直與鄰里的關系不好。經過社區的安排后,劉女士獲得新工作,成功申請低保,獲得醫療救助金,在經濟問題解決后,她與鄰里的矛盾也隨之解決了,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記者手記
社區里沒有亂涂亂畫亂張貼,鄰里之間和睦融洽,治安案件發案率下降……在龍舌坡社區采訪,記者深切地感受到,“和諧”不再是生硬的詞匯、“文明”不再是空洞的概念。在這里,孤寡老人得到養老服務,文娛活動豐富了居民生活,道德模范巡講讓居民精神面貌一新,文化長廊使居民素質日益提高,整潔、舒適、友愛、守信等文明和諧的聲音,在社區居民間傳遞。社區你我他,文明和諧靠大家,龍舌坡社區居民用行動詮釋著文明和諧的內涵與別樣精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