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記者專門咨詢了廣東省招生辦有關負責人廖主任,他對記者表示,一些民辦學校或者自主招生的學院,為了搶奪生源,會通過各種渠道拿到當年考生的個人信息,比如從一些高考前的考生咨詢會上獲取,教育部門很難確保考生信息不外露。至于這些亂寄入學通知書的學校到底有何資質,是不是騙子學校,就需要考生自己進行冷靜的判斷。
據記者了解,正常情況下,一名高考生只能收取一封正式的大學錄取通知書,通知書上會蓋有“廣東省高等中專學校招生委員會辦公室錄取專用章”及錄取院校招生專用章。如果收到來路不明的學校錄取通知書,即使這些學校可提供報讀的機會,但他們只能提供沒有國家指標的學位,這也意味著考生畢業后將不能以“干部身份”進入任職單位。這一點是考生和家長最容易忽視的。
小貼士
萬一遇到“被錄取”的情況,考生可以按照以下法則予以辨別:一是看清正式錄取通知書上是否蓋有“廣東省高等中專學校招生委員會辦公室錄取專用章”及錄取院校招生專用章。二是通過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電信聲訊臺(96040)、互聯網(http://www.5184.com)或直接回原高中畢業學校查詢錄取結果。三是致電錄取院校或點擊錄取院校網址進行查詢核實。四是致電省招生信訪處(電話號碼:020-38627855)進行查詢核實,并可投訴擾亂招生錄取程序的行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