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31日消息(記者祝勇 實習生戴云)海釣作為海洋旅游的高端產業之一,在海南這個擁有得天獨厚海洋資源的旅游大省一直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缺乏產業化的海釣服務機構,使得海南的海釣在內地失去了市場。
風行折射海南空白
?
海釣集漁業、休閑、游釣、觀光于一體的休閑產業,在歐美發達國家已有上百年的發展歷史,與高爾夫、騎馬、網球被列入四大貴族運動之一而備受青睞。
?
美國2.84億人口有1500萬艘釣魚艇,近一億人參與海釣活動,11億美元的消耗,卻能換來31億美元的利潤回報。日本游釣人數有3700多萬,占全國人口的30%以上,其中通過導游進行游釣的達111萬人。日本僅漁具、魚餌的零售額就達7.5億美元。
?
海釣在我國許多沿海地區已經形成支撐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以我國著名海釣城市象山為例,2006年,象山縣全年接待游客共232萬人次,其中參加海釣人員達50%以上。而在2005年,僅釣魚一項,帶給舟山群島的經濟收入就達100多億元。
?
海釣以漁業資源為基礎,以休閑娛樂為內容,海釣產業涉及漁業、漁船、漁民、碼頭、島礁、深海資源、氣候、環境、陸地交通、通訊、安全救護、釣具及配件生產、導釣服務等各個環節。由于海釣產業鏈長,經濟和社會價值高,能夠充分利用海南省豐富的海洋資源和不改變漁民的傳統生活方式,將漁民從捕撈業為主的直接海洋經濟模式轉變成依靠海洋資源創造陸地經濟的模式。
?
海南擁有大量的魚源以及豐富的物種,使之被成為“海釣天堂”。但長期以來,海南處于海釣產業的空白期,缺乏一條龍的鏈式服務使得海南的海釣在內地失去了市場。專業經營海釣產業的企業幾乎沒有,只有個別海濱酒店用交通艇滿足有強烈需求的住店客人;沒有合適釣魚的專業船只,釣手們只能自己租漁船出海。磯釣中所用的登礁艇更是缺乏,更沒有游釣相關的配套設施與經營模式。
?
賽事拉動海釣產業
?
正因為海南海釣還未真正的形成一項產業,處于一種無序的狀況,沒有相關政策支持、指導、管理,海釣都是局部的個人愛好行為,純屬自娛自樂。業內人士直呼:“這是國內最大的海洋大省與風景最佳的海釣資源白白的浪費。”
?
海南海釣的產業化問題一直是眾多海釣者所關心的問題。據海南省海釣協會秘書長孟祥君介紹,籌辦省內、國內和國際范圍的海釣賽事,促進海釣運動的交流與發展,真正使海釣產業成為國際旅游島建設中的朝陽產業。以使海南海釣產業走上健康的發展軌道,力爭將海釣產業打造成與高爾夫、游艇并舉的特色旅游產品。
?
目前,一些有識之士看中了海釣產業的巨大前景,成立了海釣公司。這些企業大抵是由一批熱愛海洋、熱愛海釣、樂于奉獻的成功人士組建而成,他們具有多年市場經營的經歷,有嫻熟的市場運作技巧和技能。有著開展海釣活動的必要資金,具有強烈的海洋環境保護意識。
?
就中國而言,海南不僅僅是一個“海釣天堂”,在全世界范圍內,海南也是實屬難得的海釣基地,海釣企業將積極國內國際競技比賽,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增加新的特色旅游項目。
?
海南海之約海釣旅游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將力爭組織三次左右的國內國際競技比賽,開拓海南海釣產業、提高海南海釣釣場的知名度。三年以后,預計可以達到年接待海釣旅游人數150萬人次以上,游釣營業收入三年累積達到4500萬元,每年釣具銷售收入達800萬元,組織比賽及廣告等其它收入500萬元。
?
產業帶動漁民致富
?
目前,在海南周邊海域,漁民炸、電、藥漁船屢見不鮮,不僅嚴重的破壞了海洋的生態,而且也使得漁源減少。目前,一些海釣企業積極與周邊漁民協商,引導沿海近海漁民轉產轉業,從事第三產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高漁民收入,改善漁民生活,使漁民享受到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成果。
?
“發展海釣,要帶動游釣區內漁民轉產轉業,開展陪釣、救護、船艇租賃、漁家樂、賓館餐飲等休閑漁業項目,增加當地漁民收入。同時將以海釣產業為起點,探索建立國內第一個海釣旅游與休閑漁業相結合的試驗區、示范區。”海南海之約海釣旅游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公司將在全島選定二十個左右釣場,每個釣場建立釣位100個左右,全島建立約2000多個釣位。在每個釣場附近選擇當地的若干漁民,協助其建立“釣魚之家”小型賓館,配備標準房間設施,接待能力達五十張床位,由當地漁民自主經營,收入歸己。在每個釣場選擇十戶左右有小型木船、有駕船資格漁民進行轉產轉業。并引導每個釣場附近村民開展“漁家樂”體驗休閑漁業項目,銷售海產品、工藝品、旅游紀念品、海鮮大排擋等,并選送劃定海域內釣場附近的貧困漁家子弟五十名到省旅游學校進行正規培訓,接受旅游和海釣專業訓練。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