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菊和奶奶看著南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束手無策。
美蘭區靈山鎮東營村委會羅王村,有一個女孩小菊(化名),出生不久父親便患癌癥病逝,母親改嫁后再也沒回來,奶奶靠種田,艱難把她拉扯大。在親友及派出所民警的幫助下,堅強的她順利完成學業,今年高考被南昌大學錄取。可是6000多元的學費,讓這個艱難的家庭不堪重負。小菊不肯放棄夢想,向銀行申請貸款,被告知需要有人擔保,否則無法辦妥。無奈之下親友勸她放棄大學,內心痛苦而又無助的她幾次偷偷跑到父親的墳墓上放聲痛哭。
鄰居:生活雖不易但她很爭氣
9月2日中午,記者驅車來到羅王村,在該村一排排兩層小樓的后面,有一片很顯眼的瓦房和草棚。
“她正燒火做午飯呢!”在鄰居柯茂森的指引下,記者看到一個女孩正坐在低矮的草棚廚房內燒柴火。“這女孩子很可憐,剛出生不久父親就去世,媽媽也改嫁了。”柯茂森說,她自小和年邁的奶奶陳月珠生活在一起,現在這孩子長成大人了,很爭氣考上了南昌大學,村民一說起小菊就翹起大拇指。
“奶奶都81歲了,腿腳不方便,眼睛又患有白內障。”小菊說,是該由她照顧奶奶的時候了。隨后,小菊帶著記者來到家中。這是一個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間,狹小的房間內放著兩張床。由于沒有多余的空間,小菊在床上安放了一個小型書桌用于學習。堆滿了書籍的書桌上,醒目地擺放著小菊剛拿到不久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奶奶:“這孩子命太苦了”
說起小菊的家庭,奶奶陳月珠不禁落淚,反復說這孩子命太苦了,在她出生時父親就患上癌癥,向親戚鄰居借下巨額的醫藥費。在她兩個月大時,父親已經到了癌癥晚期。陳月珠淚眼模糊地回憶說,當時兒子命懸一線,躺在床上痛苦地說,家里養活不起小菊,就把她賣給別人吧,至少不會把孩子餓死。
那時,家里已經揭不開鍋,陳月珠老人含著眼淚,背上兩個月大的小菊來到海甸島,以800元的價格賣給一戶人家。僅過了一天,陳月珠和兒子就開始想念小菊,便又把她贖了回來。
“才兩個月大的孩子啊!就這么大,這么大而已!”老人家激動地給記者比劃著,在一旁的小菊抿著嘴聽著,每當淚水溢滿眼眶時,她都以最快的速度抹去,不讓奶奶看到。在小菊兩歲的時候,她媽媽忍受不了家里的境況,改嫁到了鄰村,就再沒回家看望過她。年邁的奶奶靠種田,艱難把她拉扯大。
立志:長大后當醫務工作者
陳月珠說,小菊懂事后,知道是病魔奪去了爸爸的生命,她就發誓長大后要當一名醫務工作者。
小菊8歲那年,村里其他孩子都開始到學校讀書,奶奶便向同家族的親戚借了50元交學費,讓小菊上學。隨后的日子里,同家族的親戚和鄰居以及朋友都紛紛資助小菊上學。
小菊也不辜負親戚鄰居的期望,她在小學、初中的成績,一直在班級排前三名。在中考時她是東營中學8個順利考上高中的學生。懂事的小菊在放學后,還主動幫奶奶燒火做飯,晚上則趴在床頭上溫習功課。
“在我讀書時幫助我的親戚鄰居很多。”小菊說,每個幫助過她的人都記在日記本里,以后一定會報答他們,尤其在她從村初中考上海口實驗中學時,由于上學所需的費用不斷攀升,年邁奶奶已喪失勞動力。東營邊防派出所的吳花麗警官獲知后,向學校講明情況,學校才得以免除了她三年高中的學費和書本費,并在親友的接濟下完成了高中學業。
困境:學費籌不到去爸爸墓前大哭
今年8月26日,正在做家務的小菊接到郵局電話稱,她被南昌大學護理學專業錄取了。小菊興奮得淚流滿面。可是當她拿回通知書一看,馬上就陷入無助:入學要繳納4250的學費,加上住宿費、保險費和生活費,需要6000多元!
“家里這么困難,高中之前的學費都是親朋資助的,這次這么多錢去哪里籌啊?”小菊的奶奶說,鄰居和小菊的大伯都勸小菊放棄大學,小菊聽后非常痛苦。她向銀行申請貸款,被告知需要有人擔保,否則無法辦妥。
小菊的奶奶說,今年同村有3個考上大學的孩子。9月1日已經有一個坐車去學校報到了,另外一個也買好火車票準備去上學了,小菊急得沒辦法。能夠考上南昌大學護理專業,小菊吃了不少苦,無助的她幾次偷偷跑到爸爸的墳墓上放聲大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