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證券報報道:9月,秋天來了。季節更替令萬物充滿變化,大盤也在寬幅震蕩中醞釀著躁動。7月逼空上漲,8月震蕩橫盤,9月行情又將如何演繹,是“秋后的螞蚱長不了”,還是“秋老虎”繼續逞威。本期華山論劍請到世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常士杉、和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澤剛、北京神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宇,共同討論9月投資策略。
震蕩向上還是震蕩向下
中國證券報記者:隨著指數在2600點上下拉鋸的時間越來越長,市場觀點似乎有從之前普遍樂觀的震蕩向上,開始向震蕩向下轉變,各位怎么看?
常士杉:短期會有小幅調整。原因有幾點:一是國家的房地產調控絕不手軟,只要房價不跌,調控政策還會繼續,房產稅是一定會征收的,這對投資者的心理會產生影響。二是很多板塊個股漲幅已經比較大,比如以屢創新高的包鋼稀土為代表的有色金屬,以及農業等防通脹的個股。
目前市場兩極分化很嚴重,不過這種調整不會跌太深,因為大盤藍籌處于跌無可跌的地步。保險、金融、鋼鐵都還只有13倍的市盈率,可以說非常低,即使受到地產調控和地方融資平臺等因素的影響,也沒有太多下跌空間。
李澤剛:對于后市的看法,我們依然保持中性,多重利多和利空因素的交織,指數難以出現趨勢性方向。題材和概念股的搶錢行情可能會繼續演繹,鋰電、稀土、低空開放等局部熱點可能還會向外圍蔓延,但今年的幾個主題已然進入下半場。
陳宇:自去年8月指數反彈到3478點以來,市場的趨勢始終是震蕩向下。如果沒有超出預期的政策擾動,市場震蕩向下的趨勢在年內將很難改變。
中國證券報記者:各位覺得中小板和創業板的瘋狂還能持續多久?
常士杉:創業板公司的成長性不夠,我現在手里一家創業板公司都沒有。
李澤剛:2010年上半年中小板公司44%的同比增速還算令人滿意,主板公司41%的增速也差不多。不過106家有中報可比的創業板公司公布的業績卻只有24%的同比增速。創業板的業績包含了大量超募資金帶來的利息收入。剔除掉這一干擾因素的真實利潤增長更低,讓投資者有所失望。
陳宇:從7月份反彈到今天,共計46個交易日,時間上已經比較充分。從反彈的幅度看,滬深300指數恰好達到上次下跌幅度的50%左右,也基本到位。雖然上證指數看上去是盤了一段時間,但中小板指數始終處于強勢反彈的狀態。市場還沒跌,一方面是中小板還沒徹底漲到頭,另一方面是地產銀行還沒遭到政策面的正面打擊。很遺憾,這些支撐要素似乎很快就要消失了。
9月躁動中保持冷靜
中國證券報記者:公司現在的倉位如何?對9月份的總體行情如何判斷?投資者應該采取怎樣的配置和策略?
常士杉:我現在是九成倉甚至滿倉操作,謹慎中保持樂觀。我認為今年可以看到2800點—3000點,甚至有可能看到4000點。9月份我認為大盤可能呈現兩個特征,一個是局部性的風格轉換,另一個就是強者恒強。所以我們一方面抓住大盤藍籌反彈的機會,另一個是抓住新興行業中的熱點板塊?,F在大家覺得新興產業個股估值比較高,但是一旦環保節能、鋰電池等行業真正被大家理解,就會持續走強。我現在就在鋰電池的上下游調研,這些公司都不能靜態地看PE。
李澤剛:我們的策略概括為順勢而為,適度參與。階段性提前布局主題投資,需要在躁動中保持一分清醒。
我們下階段策略主要考慮兩大因素:一是企業整體盈利增速前高后低;拐點型公司可以給予高估值。下半年,隨著地產調控和地方融資平臺整頓的效應逐漸體現,宏觀經濟的增速將在三季度觸底,并在四季度保持平穩增長。下半年企業的整體盈利環境不如上半年。選股方面,制造業是下階段出現拐點型企業的重要板塊,線索是技術突破和進口替代,包括精密機械,與新能源技術、顯示技術、生物技術等相關的制造類股票,以及業績出現轉機的股票。
二是市場擴容和解禁壓力逐步增大。新股發行的步伐絲毫沒有減弱跡象,上半年A股市場IPO占到全世界總額的1/3強,不難解釋為什么大盤股有較好的中報卻依然滯漲。銀行股的“無限量供應”,仍是制約板塊表現的主要因素。新上市的部分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市盈率達到70倍-80倍,解禁潮漸行漸近,四季度將挑戰市場信心。我們認為這樣的分化不可持續,最后一根稻草隨時可能落下。
哪些板塊適合搶種快收
中國證券報記者:九月份市場的資金面會存在壓力嗎?投資者該如何選擇個股?
常士杉:這個市場不缺錢,只要有賺錢效應,資金會源源不斷地進來。你看最近成飛集成從第一個漲停開始,進去了75億元資金;包鋼稀土從25塊做到58塊,進去了194億元資金。我做股票有兩個原則,一是獨立思考,二是先機原則。9月份乃至到明年一季度,我認為機會大于風險。有些個股會漲得讓人受不了,也有些會讓人跌得受不了。許多個股存在翻倍機會。
陳宇:到了9月底,銀行免不了要拉存款,資金面不容樂觀。從政策面上看,政府抑制房價上漲的決心非常堅決,控制通脹的不對稱加息措施也有可能出臺,這對市場將形成重要影響。從估值角度看,市場能漲的差不多都漲了,沒漲的都是不敢漲的。所以我們現在主要采取低倉位突擊的策略。
中國證券報記者:9月份乃至到年底哪些板塊值得投資,投資者該什么時候“收割”勝利果實?
李澤剛:我認為對于概念題材的炒作應該盡量回避。從板塊角度,我們看好航運股的機會。另外,后續我們認為以下三條線索值得關注:
一是地方國資的重組。在市場聚焦央企合并與重組的投資主題時,我們強調關注地方國資的重組、改制、引進戰略投資者等帶來的機會。一方面,由于央企有做大做強的壓力,會積極尋找“聯姻”地方國資的機會,這樣許多地方國有企業將會迎來實際控制人的變更,從而帶來交易性機會或長期基本面改善的機會;另一方面,由于區域經濟刺激的陸續出臺以及部分地區主動積極尋求發展,如安徽、陜西、湖北、重慶、江西等地。
二是軍工板塊。央企整合當中,動作最慢的要數軍工企業,重組目前還沒有實質性進展。航空動力、洪都航空、成飛集成以及成發科技等的動向都反映了軍工相關板塊的持續性。
三是通脹受益類的農業等板塊。農產品價格上漲重新刺激市場的通脹預期。
陳宇:中國是出口大國,在某些領域具備比較優勢,這些優勢并不會因為歐美經濟低迷或者人民幣升值而喪失,比如軟件外包行業和原料藥行業。在震蕩下行的市場里,投資人最好搶種快收。這類市場沒有典型的收獲季節,關鍵是采取逆向操作。在我們看來,當下“收割”未嘗不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