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9月5日消息 “好心人”與患者同病相憐,用“親身經歷”指導患者尋醫,稱去別的醫院專家就診效果更好……記者今日來到省人民醫院留醫部暗訪,發現有3、4名醫托在各科門前徘徊,觀察約1個小時,就有多名患者被醫托介紹到所謂“專家”那里就診。雖然目前尚無有效措施“根治”他們,但我們希望通過刊發的報道,能讓市民們真正多一個心眼,受“醫托”所騙的熱線報料不再出現。
患者在兩家醫院遇同一醫托
“我今天在醫院又遇到了那位醫托,你們快過來看看吧。”4日上午8時許,記者接到報料人李先生電話,稱他在省人民醫院留醫部看病時遇到了兩天前向他推薦“神醫”的男子。
事情還得從9月2日說起,當天上午7時許,李先生來到省人民醫院龍華門診部骨科。這時,一位自稱在同一樓層看內科的男子走上前去搭訕,當得知李先生病癥后,該男子說:“小兄弟,我前段時間和你一樣,在這家醫院花了2000多元都沒治好。”
既是同病相憐,兩人就聊了一會,該男子又說:“我認識一個醫生,他在鳳翔路一家康復中心當教授,經過他的診斷,我花了500元就把病看好了。”就在這時,另一位陌生女子來到兩人身旁,稱她愿意前往該男子口中所說的康復中心試試。
“要不我們兩個一起過去看看,反正現在醫生也沒上班,那邊還省錢。”聽該女子這么一說,李先生有點動心了,但考慮到自己都交了掛號費,便推脫了。聽了李先生這么一說,該男子忙解釋:“醫院掛號都是聯網的,到哪家醫院看都一樣。”邊說邊鼓動李先生趕緊去“神醫”那里治療。
隨后李先生和這位陌生女子一起下了樓,當兩人來到院門口時,李先生稱錢沒帶夠要回家取錢,該女子這時急了,一個勁兒的向李先生要電話號碼。
“離開醫院沒多遠,摩的司機告訴我那女的可能是醫托。”李先生說,直到這時他才晃過神來,“要不是有好心的摩的師傅告知,恐怕我已上當了。”
當事人不愿揭發保安不想管
暗訪中,記者多次趁機找到與醫托搭過話的當事人,但都因其不敢揭發導致記者無法得知醫托口中所說的醫院名稱和地址。
隨后記者把情況告訴醫院保安,他聽后表示,“我們也只能叫他們離開醫院,別的什么也做不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醫托”成為一種社會頑疾?
“‘醫托’屢禁不絕,最主要是由于其游擊戰術令人難以取證,而且相關法律法規中也缺乏制約,受騙者不愿指證‘醫托’也導致治理的尷尬……”一位醫護人員告訴記者,暴利也是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一般情況下,一個“醫托”拉一個病人的好處費至少是30元至50元左右,另外還有藥品提成,一天下來就有好幾百元收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