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從心:一場表演下來累得動不了
?
陸宇高老人說:“盅盤舞起源于海南,流傳于海口三江鎮和文昌潭牛鎮一帶,與紀念冼夫人有關。以前,人們每年定期在潭牛鎮那片寬闊的坡地鬧軍坡、紀念冼夫人。從每年的農歷二月初開始,就有村民帶自家養的雞、芋頭等物品來這里擺賣。閑來無事時,村民以盅、盤、筷敲打取樂,表演土地公土地婆雙人舞、打錢舞、跳盅舞等,后來逐漸形成了盅盤舞這門獨特的民間藝術。”
如今,每年農歷二月初九到十五,三江鎮有7個村的村民到鎮上巡游,各隊有自己的戲班助威,加上觀眾圍觀,一時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尤其是二月十二這天,場面最為壯觀。其中三江鎮蘇尋三村委會的“布博佛”,就是以獨特的盅盤舞助威,這個盅盤舞戲班就是由陸宇高老人帶出來的。
陸宇高老人說,目前他培養的孩子主要是蘇尋三小學的學生,不過,一些學生到府城或其他地方上學了,一時很難召集,再加上孩子們的學習任務重,沒時間繼續學習盅盤舞和參加表演。學習盅盤舞的最佳年齡為6到13歲,因為在表演中有很多武戲,需要翻滾。
如今,文昌局部地區、海口三江鎮和大致坡鎮一帶的農村逢公期、喜事時,有人會請盅盤舞戲班表演,特別是每年農歷二月初到中旬開展紀念冼太夫人的活動時,也有人愛表演盅盤舞。在2006年海南島歡樂節,陸宇高老人曾帶著戲班參加了演豐鎮的演出。陸宇高老人說,學習和掌握盅盤舞的人越來越少,盅盤舞戲班更是少得可憐。
每當戲班接到表演任務時,陸宇高老人雖已75歲,但還要親自到場導演、指揮、協調演出,開演前還要念一通開場白。這開場白很有講究,過去只是單純的祝福,后來經過陸宇高老人的改進,添加了各種祝福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容。一場表演下來,陸宇高老人累得都不想動了,他經常感到力不從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