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9月13日消息? “今天你‘秒'到沒有?”這是近來網購一族中非常流行的一句話。
“秒”是“秒殺”的簡稱,是指成千上萬個網購買家分秒必爭地搶購某種限時限量銷售的商品。當武漢小伙李俊峰在一次房交會上以1元秒到價值30萬元的商品房時,“秒殺”便瘋狂地流行起來。
如今,淘寶網等許多購物網站都推出了“秒殺”板塊,范圍涵蓋了家具、電器、服裝、零食……一些價廉物美的商品往往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買家大呼嘗到了香甜的“餡餅”,不過同時也有不少網友大呼上當,稱“秒殺”里面充滿了陷阱。
孰是孰非?在一位資深網友看來,“秒殺”雖刺激,但須理性對待。記者近日在省城對此進行了采訪。
正方:“秒殺”是天上掉餡餅
20歲的太原姑娘王丹,是網絡購物的忠實擁躉。上周末,提起“秒殺”,她很肯定地表示:“確實比平時賣得便宜,很實惠!”
王丹的第一次“秒殺”經歷純屬偶然。一天,她到自己常去的一家店鋪閑逛,正好看到店鋪發布消息稱馬上要開始“秒殺”,一件原價為130元的經典格紋吊帶裙,秒殺價只有78元。王丹馬上將這件衣服放入購物車,然后不停地刷新屏幕,等著活動開始。
“秒殺”開始后,由于我的電腦刷屏太慢,“眼看著庫存就沒了,我急出了一身汗,好在最終還是買上了!網店的‘秒殺’活動時間很短,有時商品的數量也不多,經常是半個多小時就結束了。”王丹說,“‘秒殺’是天上掉‘餡餅’,真的優惠。因為活動結束后,你能看到價格自動彈回了原價。”從此以后,她就特別注意常逛的一些店鋪“秒殺”活動的信息。
李靈也是一位網購達人。只要遇上化妝品的“秒殺”活動,肯定參加。“品牌化妝品不管在網上還是實體店,打折的機會很少,碰到‘秒殺’不參加的話,簡直就是將送上門的錢往外扔。買回來的東西,即使我自己用不著,還可以轉送或轉賣給需要的朋友,非常受歡迎!”李靈給記者舉例說,一瓶原價270多元的潤膚乳,打了八折,還免運費,能省七八十元錢。
反方:“秒殺”存在不少陷阱
“‘秒殺’純粹就是個噱頭,騙人的!”太原人曉凡第一次參與“秒殺”,就有了這樣的印象。
此前,她一直聽朋友說“秒殺”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便宜,最終她被吸引進入了一家購物網站。“店方是一家口碑還不錯的皇冠店。朋友們說它的信譽應該不錯。”曉凡早早地就坐在電腦前,到了規定的時間迅速下單……最終,她以98元的價格“秒殺”到了一套廚房用品。自以為逮了便宜的她,沒想到后來逛街時發現,同樣的產品在超市里標價不過68元。
據了解,“秒殺”商品價格虛高早已是“秒客”們心照不宣的共識。記者搜索網絡進一步得知,曾有消費者投訴購物網站虛標價格的事件見諸媒體。
雖然沒有遇到上述的事情,但市民蔡女士的遭遇也著實有些冤。她曾在一家網上商城看上一款拎包,當時屏幕上“1元‘秒殺’”的廣告吸引了她的眼球,可當她成功“秒殺”完畢后,卻被告知要付50元的運費。“這個運費明顯有些高。一般的快遞費用10元左右,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
更讓許多網友困惑的是,“秒殺”的商品大多不“三包”。就算消費者對“秒”來的商品與網店的描述有差異,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
物價:理性消費,仔細甄別
太原市物價局有關人員說,正規商場里的商品價格都有物價部門進行審定、監管,但網上銷售的商品,特別是“秒殺”商品,根本無法明確其價格是多少,因此一些貪圖利益的賣家很有可能虛標價格或在“秒殺”前故意抬高價格。因此,除了需要相關法律法規健全完善外,更重要的是消費者得睜大眼睛,仔細甄別。“網友在購物時一定要保持理性,才能避免遭受損失。”資深網友王丹建議,在“秒殺”前一定要和店家溝通,運費、消保等問題要搞清楚,價格最好也多多進行比較,盡量參加自己比較熟悉的商店的活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