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9月13日消息(實習記者 謝舒)記者今天從市政府獲悉,今年以來,我市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專項行動,全面強化餐飲服務環節衛生監管力度。全市組織開展的各項食品安全專項行動中,在檢查中沒收、封存、銷毀各類不合格產品3764公斤;行政警告并責令整改餐飲單位237家,罰款處罰24家25800元,責令停業11家,吊銷證照2家,取締無證經營1家。現全市2346家餐飲服務企業和453家學校(幼兒園)食品衛生狀況總體良好,并已全部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其中,全市餐飲業食品衛生信譽度等級A級的企業有26家,B級的331家,C級的2442家。
據介紹,為嚴厲打擊餐飲業使用“地溝油”的不法行為,我市于今年3月、8-9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2次打擊餐飲業使用“地溝油”違法行為專項整治活動,發現使用不合格食用油(主要為餐飲服務單位禁止使用的散裝油)的餐飲單位43家,對不合格油脂全部沒收并銷毀,并要求餐飲單位進行整改。經過專項整治,我市餐飲服務單位安全使用食用油的意識增強,使用不合格油脂加工食品的現象明顯減少。絕大多數餐飲單位建立了食品原料采購索證、索票和臺帳登記制度,建立起了廢棄油脂、餐廚廢棄物管理制度,并與具備相應資質的廢棄油脂回收單位簽訂回收合同,極大地降低了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風險。
我市從今年7月29日起,認真開展餐飲服務環節問題乳粉的清查工作,對全市的餐飲服務單位使用的乳制品進行全面的檢查,檢查中未發現使用問題乳粉及乳制品的單位。 我市還按衛生部和省衛生廳的工作要求,對餐飲單位火鍋中使用罌粟殼、血豆腐、黃喉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甲醛、過氧化氫、硼砂,鮮榨果汁中使用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和防腐劑,烹制菜肴濫用人工合成色素等違法行為進行整治和查處。
為加強我市學校、幼兒園食品安全管理,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結合學生集中活動規律和特點,我市分別于春季、夏季開學之際開展了學校(幼兒園)食品安全專項檢查。以桂林洋高校區學校食堂和海師大休閑一條街為重點,對所有學校(幼兒園)食堂、學校周邊小飲食店和副食店等進行了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了整改。
為防止私宰肉、病害豬肉等流入餐飲服務環節和學校(幼兒園)食堂,我市于今年4月-8月,加大了對餐飲服務單位、學校(幼兒園)食堂檢查力度,監督其嚴格執行生豬肉品采購進貨索證索票和建立臺賬制度,確保所使用的豬肉均來自定點屠宰廠。
今年以來,全市共受理農村集體聚餐申報備案255起,各級管理人員均到聚餐舉辦點進行了現場指導,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133份;同時,組織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活動97起,培訓衛生管理人員、鄉村廚師274名,體檢并造冊登記147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