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9月19日消息 (記者于偉慧 特約記者陳循靜)今天,記者在萬寧市神州半島安置區旁的養豬場看到,幾排整齊的豬舍已經修建好。這是一個年產2萬頭豬的養豬場,由神州半島多戶搬遷農民依靠政府無息貸款入股聯合建設,同時吸納了村里18人就業。
近年來,萬寧市政府開展產業幫扶,支持鼓勵神州半島搬遷農民自主創業,全面帶動了搬遷農民生產就業。
無息貸款進行產業幫扶
上面說到的養豬場位于神州半島安置區鳳華園邊上不到2公里處,由28戶村民聯合建設,設計投資近2000萬元。
目前該豬場已經投資600多萬元,其中380萬元是政府提供的無息貸款,其余部分為入股村民自籌。
政府貸款扶持村民辦養豬場,只是萬寧市對搬遷農民進行產業幫扶的一項。
近年來,為了鼓勵搬遷農民發展生產,萬寧市政府還以借款、貼息貸款的方式幫助農民創業。目前已向搬遷農民提供貸款500多萬元,解決了120人的就業問題。
走產業化道路
數著用汗水換來的一沓沓現金,從遠海歸來的王進雄笑不攏嘴。在市政府的扶持下,2008年,萬寧市農村信用聯社給他貸款20萬元,加上自有的資金,他購買了一艘價值50萬元的大型燈光圍網漁船。僅用一年的時間,他就還清貸款,同時帶動了16名搬遷群眾就業。
賺到錢的王進雄并不滿足。他說,但目前萬寧的漁船小,不抗風浪,都是近海捕撈。只有建造更大的船,成立專業合作社,組建遠洋捕撈隊,才能闖出新路。
目前,在萬寧市政府的引導下,神州半島搬遷農民成立了5個遠洋捕撈農民專業合作社,其中3個專業合作社已和三亞造船廠簽訂3艘190噸位大船的建造合同。造船資金的70%由政府幫助向省農村信用社貸款,并由政府補貼3年貸款利息。
萬寧市東澳鎮委書記李海寧介紹,政府對搬遷農民的幫扶措施有產業幫扶和就業幫扶,產業幫扶主要是支持建造大船進行深海捕撈;投資建設租賃房收取租金;組織專業合作社,發展熱帶高效農業、養殖業和運輸業;劃分專門的出海通道方便漁民出海捕魚。
開展就業培訓
在開展產業幫扶的同時,就業幫扶也在積極開展。據了解,就業幫扶主要是設立保安、公路養護、清潔工等公益性崗位;舉辦技能培訓,組織向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輸出勞務;與企業加強溝通,吸收安置群眾到神州半島和萬城、興隆地區的服務行業就業。
蔡和燕是就業幫扶的受益者之一。
蔡和燕是3個孩子的母親。2007年萬寧市政府組織搬遷安置群眾轉產轉業就業培訓。她報名學了4個月的技能。培訓結束后,她應聘到中信泰富公司高爾夫球場當了一名球童。現在,每月工資近2000元。
記者在萬寧市就業局了解到,自2007年到現在,就業局針對半島搬遷農民舉辦各種就業培訓班13期,培訓內容主要有電工、家電維修、汽車駕駛、美容美發、球童、保安、花卉種植、家禽家畜飼養、創業培訓等9個工種,共計培訓人數1242人。
通過培訓,補充公益性崗位206個,扶持自主創業125人,外出打工449人,較好地解決了搬遷農民就業問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