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
家教過嚴易偏執阻斷父子交流
泉州市公安局政策研究室主任、犯罪心理學副教授、早報心理專家團成員陳本蘭接受了早報記者的采訪,分析兇手黃某添的心理。
隔代教育留心理創傷
嫌疑人出生后接受的是隔代教育,由爺爺奶奶撫養,父母在外打拼,基本不在身邊。嬰兒離開母親后會形成焦慮心理,嬰幼兒時期父母長期不在身旁,孩子會產生愛被剝奪的情結,導致幼兒留下心理創傷,可能為今后的變態性人格埋下隱患。
過嚴導致自卑偏執
嫌疑人父親的教育方式有問題。對孩子一味嚴格,采用罰站、連坐處罰這些方式都偏激。家人認為讀書不好就沒有前途,孩子成績不好會產生受挫感,而且父親是成功人士,孩子有自卑心理,覺得不能讓父親沒面子。有了這種偏執的人格就會產生有事情不讓家里人知道的想法。
瞎混致攻擊性人格
嫌疑人沉溺賭博與環境有關,學習不好,沒有成就感,轉而與狐朋狗友混在一起,易產生攻擊性人格。
三個合理教育建議
陳本蘭提醒,家庭教育可以從三個方面做好:
關注自身和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自己的不良舉動傳染給孩子;
要創造平等和諧的環境,重視與孩子的心理交流;
注意學習成績與孩子個性成長的關系,對孩子的優點要多表揚肯定,缺點及時指出,幫忙改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