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訪視頻截圖(山西省糾風辦提供)
海口網10月14日消息? 近日,山西省公布集中暗訪調查公路“三亂”查處的典型案件和相關涉案人員的處理結果,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工作人員向記者講述了暗訪緣起和經歷。記者調查發現,“三亂”反彈的深層原因值得重視。
國慶假期過后,山西省紀委、監察廳、糾風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暗訪公路“三亂”(即亂設站卡、亂收費、亂罰款)典型案例及相關案件的處理結果。在此次暗訪發現的5個案件中,有37名干部受到了嚴肅處理。
10月13日,在山西一條公路邊休息的河北司機張師傅對記者說,他經常經山西去陜西運煤,“聽了處理的消息,跑煤路上心里更有底了”。
37人被嚴肅處理
喬裝改扮,糾風辦派員跟車取證
5月13日,省糾風辦派出一個暗訪組對省道大石線進行檢查。
一名能操河北方言的暗訪人員喬裝改扮,征得司機同意后,搭乘上了一輛河北牌照的運煤過境車。車行不遠,即在應縣路段遇到了5公里長的堵車。原來是該縣的執勤民警對上山車輛實行分時段堵疏時逢車必攔(超過了一次攔車不能多于3輛的規定),造成了車輛滯留。暗訪人員進行了全程拍攝取證。
這輛車繼續前行了30公里左右,到達了應縣煤運公司白馬石煤焦銷售營業站,該站臨時工沒有取得上崗資格,對過境煤車驗票簽章時,要了河北司機10元錢。
此后,喬裝的暗訪人員再次途經該營業站,又被驗票崗工作人員收取10元黑錢。
省糾風辦旋即將扎實的證據轉交了市級糾風辦,市糾風辦調查核實后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嚴肅處理:直接當事人被開除,縣煤運公司4名經理被免職,營業站站長、班長被撤職,當班職工8人離崗培訓;交警隊長被記過。
據了解,此次對公路“三亂”反彈的集中整治,共發現案件5起。根據山西省紀委、監察廳、糾風辦公布的處理結果:
經忻州、朔州兩地紀委、監察局研究決定,對在調查中發現的5案37人進行了嚴肅處理,其中黨政紀處分22人(開除黨籍1人,開除1人,撤職8人,降級5人,記大過1人,記過5人,警告2人),免職5人,辭退4人,離崗培訓8人。
前文所述的應縣煤運公司的整個領導班子幾乎全部被“端”,并且該公司53名從事公路管理的工作人員全部實行轄區內異地交流。
山西省糾風辦主任邢順喜說,10元錢讓一個縣煤運公司的領導層“全軍覆沒”,看似小題大做,但一個車收10元,一個收費站一天過幾百幾千輛車,一個月下來就是個大數目。
暗訪緣于網友舉報
一旦查明,將追查上兩級分管領導責任
此次對公路“三亂”反彈的集中整治,緣起于網友的舉報帖。
近段時間以來,部分群眾通過山西紀檢監察舉報網站,反映一些市縣存在公路亂收費情況,這引起了山西省紀委的高度重視。
隨即,省糾風辦在忻州、朔州等地進行了大規模暗訪。調查中,紀檢部門發現了一些地區確實存在違規查車、無資質工作人員收黑錢等違紀狀況。
邢順喜說,公路“三亂”直接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群眾反映十分強烈,省市縣三級糾風部門快速反應聯動,力爭將苗頭遏制下去,并將常抓不懈,使山西基本無“三亂”的態勢保持下去。
山西規定,發生嚴重公路“三亂”問題的單位,除了追究當事人直接責任外,還將追查上兩級分管領導的責任。
深層原因追蹤
煤價高企,運煤車輛增多,監管人力缺乏
山西是能源經濟大省,由于煤炭產品的特殊屬性,在運輸過程中容易滋生一些違規違紀現象。
自1990年以來,山西省一直在下大力氣從源頭上治理公路“三亂”,到2006年通過中央驗收,達到了基本無“三亂”的標準。
據分析,山西公路“三亂”現象反彈,有一定的客觀經濟原因。
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說,2006年以來,因為煤炭價格的持續走高,山西自身的煤炭外運量逐漸增多。特別是鄰省區陜西、內蒙古煤炭資源的規模開發后,山西更是成為了相鄰兩省區煤炭外運的必經通道。諸多客觀現實導致了山西公路上的煤炭多、車輛多。相關部門對“三亂”現象的治理稍有放松,即有反彈。
相關部門負責人分析,公路“三亂”現象極易反彈也有用人體制上的原因。
據介紹,煤炭這一重要能源產品的運輸牽扯到交通、公安、煤運、焦炭等諸多部門,而山西目前相關職能部門人員的編制數,遠遠無法滿足工作的要求,因此聘用臨時工作人員成為了這些部門的普遍現象。
大量的臨時工作人員素質無法得到有效保證,而臨時工作人員工資待遇偏低以及司機為了少惹麻煩破財消災,使違規違紀現象易發高發,屢禁不止。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