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30日消息?? 今天是創業板開啟一周年的生日。一年來,登陸創業板的134家公司,共募集資金將近1000億元。創業板在造出400多位億萬富豪的同時,也留下了近七成創業板投資者至今虧損或仍未解套的殘酷現實。
尚福林:五方推動創業板持續發展
證監會主席尚福林29日說,必須不斷發揮監管部門、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公司、保薦機構和各類創投機構的合力,共同努力推動創業板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尚福林說,證監會及各派出機構要完善創業板的監管機制。要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成長型創新企業上市。
深交所理事長陳東征:創業板直接退市方案九月底已上報證監會
深交所理事長陳東征昨日表示,盡快推出創業板退市實施辦法的要求日益迫切。深交所在九月底已把最新修改的退市方案上報證監會。
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宋麗萍:創業板退市制度盡早安排
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昨日表示,五大因素決定創業板未來發展的關鍵。一是完善投行的核心功能。二是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是創業板的生命線。三是將發布《會員持續開展創業板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業務指引》。四是建議實時研究論證中小盤股票的指數期貨和期權。五是創業板退市制度和投資者司法救濟制度應盡早安排。
?
什么人賺錢了:當家、高管、券商、創投
過去一年中,134家公司成功登陸創業板上市交易,不僅募集到必需的資金,還超募了600多億巨資。而這其中,受益最明顯的莫過于創始股東了,創業板一年來共誕生了400多名億萬富翁。此外,券商、投行也在這場盛宴中大把收金攬銀。創業板高市盈率也讓創投機構們在“數錢”的時候笑彎了腰。
大股東家族 “一夜暴富”
根據巨靈財經統計,有752位自然人出現在了創業板公司的十大股東名單中,其中就至少有381位達到上億元身家。若考慮創業板上市公司中的全部自然人股東,持股市值過億元的約有400多人。
向日葵的實際控制人吳建龍以50.04億元的資產成為創業板首富;其次是愛爾眼科創始人陳邦(身家47.32億元);康芝藥業的實際控制人洪江游持有股份市值約35億元,成為第三。而最低為荃銀高科的控制人張琴,持股總市值僅1.78億元。
查看134家公司的股東名單,僅十大股東中就隱含了至少381位億萬富翁。神州泰岳、中元華電、華星創業等10家公司,前十大股東的位置全部被自然人占據,資產全部上千萬元。
當然,登陸創業板的公司中,有1/3屬于家族控股。最突出的莫過于天龍集團,控股股東、董事長馮毅是個“有情有義”的人,前十大股東的“席位”都分給了自己的親人。
高管:入股身價陡增
?
國民技術、機器人、當升科技和西部牧業出現了高管持股,共出現了8位持股市值過億的高管。從公告的信息看,國民技術的總經理孫迎彤持股393.69萬股,總市值達5.14億元,該公司的余運波、劉曉宇所持市值都達到3億元以上。機器人的總裁曲道奎和常務副總裁胡炳德皆持有該公司495萬股,市值達1.86億元。
?
而在民營企業里,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股權也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稀釋,部分公司拿出了相當部分的股份來對骨干員工進行激勵。如樂視網的副總經理劉弘、李軍持股市值都超過億元。
?
券商:保薦上市獲利50億
?
由于在創業板公司IPO過程中,承銷保薦費加上輔導費用平均占募集資金總額的5%左右。因此,134家創業板公司IPO過程中,保薦機構就收獲了大約50億元。
?
同時,創業板中至少有10家公司存在券商直投股東。
?
比如,國信證券旗下的國信弘盛就入股了陽普醫療、鋼研高納等四家創業板公司,國信弘盛獲得四家公司的股權成本共約5120萬元,目前其市值接近3億元。
?
創投:深圳創投公司賺錢最多
?
據深圳市創業投資同業公會統計,創業板中有創投背景的企業達到96家,占創業板公司總量的73.85%。
?
在已過會的138家創業板企業中,98家有創投基金投資。其中,深圳創投基金投資的企業有47家;而在已掛牌交易的117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中,深圳創投機構投資的公司有43家。
?
深圳創投機構收獲最大。其中最牛的是深圳創新投資集團公司。在134家已掛牌交易的創業板上市公司中,深圳創新投資及旗下公司參與投資的多達8家,持股市值共約19.3億元。
什么人虧錢了:六成散戶和基金
近期權威媒體做了題為“你投資創業板賺錢了嗎?”的調查,結果顯示:60.20%的投資者表示堅決賣出;63.96%的投資者認為創業板當前的估值很高;67.19%的投資者虧了很多錢或是仍在被套中;62.3%的投資者表示目前持有的創業板股票至少占股票配置的25%以上。
?
“打新”公司:43家至今還虧錢
Wind資訊統計顯示,即使按照復權價格計算,截至10月20日收盤,仍有8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股價低于上市首日價格,甚至還有12家公司股價仍處于發行價下方。
?
此外,還有47家創業板上市公司曾經跌破發行價格 (除權后折算),在眼下全部上市公司中占比高達33.08%。記者注意到,這些公司多數近期沒有送轉方案亮相。最夸張的要數奧克股份。該股上市5個月,竟沒有一天摸到過發行價。該股上周五復權后的價格在74.13元,較發行價低12.79%。
?
超級“牛散”:淘金慘成負翁
Wind數據顯示,創業板中共有23只創業板股票出現了超級散戶進駐的情況,超級散戶合計持有市值約為9.7億元。其中,何雪萍同時成為中航電測和長盈精密的第一大流通股東。
?
何雪萍持有中航電測65萬股,占流通股的3.25%;持有長盈精密56.6萬股,占流通股的2.63%。不過,經計算,何雪萍在中航電測和長盈精密分別浮虧約274萬元和約194萬元。
?
而曾在三安光電上獲利數億元的吳旗,今年二季度買入東方財富307.99萬股,位列流通股股東首席,三季報吳旗又補倉148.84萬股。吳旗在東方財富上投入逾3億元,但至今浮虧約7000萬元。
基金也虧錢
以基金投資較多的東方財富、碧水源為例,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兩只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幾乎清一色為基金席位,但效果卻大跌眼鏡。
?
碧水源在其上市后至今年二季度末跌幅達35%,而6月30日至10月8日,碧水源依然有5%的跌幅,這意味著扎堆買入碧水源的上述基金大部分面臨被套的厄運。
?
東方財富在3月19日上市后一度遭到資金追捧,但4月7日至6月30日期間跌幅超過44%,股價7月份以來又繼續下挫逾12%。如此走勢也將投資該股的工銀瑞信、易方達、興業等旗下基金全部被套。
反思:創業板為何不能富股民?
股民說:被高成長面紗忽悠了
股民張弘女士認為是自己太過于深信“創業板的高成長”而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創業板開盤之初,市場還對企業的高成長寄予厚望。但創業板企業成績單公布后,高成長的神話也褪去了光芒。
創業板公司2009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3.31%,凈利潤同比增長45.69%;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11%,凈利潤同比增長22.65%。這個數據甚至排在主板和中小板之后。
據股民反映,導致自己未能在創業板上賺錢的主要原因在于“創業板個股股價波動劇烈,熱點持續程度差”,創業板個股“今天漲停,明天跌停”的情況屢見不鮮。賺到錢的不少股民也坦承“運氣好”是自己賺錢的主因。而如果將以往在主板、中小板交易中取得的經驗直接照搬至創業板,恐怕也是虧多贏少。
暴富者以股民的高風險為代價
目前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平均發行市盈率高達65倍,將巨大的投資風險留給了公眾投資者。
而創業板上市公司由于首發流通股很少,盡管都是高價發行,但上市后仍然受到市場的投機炒作。一旦投機炒作過后,投資者便難逃被套牢或虧損的命運。
此外,監管不完善也進一步加大了創業板市場的投資風險。比如在新股發行環節,券商一方面當保薦人,另一方面當股東,券商就難免有抬高發行價的動機。又如在詢價過程中,詢價機構報高價、報人情價,監管部門卻缺少相應的處罰。再如,對新股的投機炒作,監管措施也是隔靴搔癢,缺少震懾力。
由此,中信證券資深分析師陳慕林認為,公司當家人、高管、券商、創投的暴富實際上是以公眾投資者的高風險為代價的,在這種情形下,股民要致富自然難上加難。
創業板數字:
?
5891億元:已掛牌的134家公司最新市值達到5891.2億元。
363.9萬人:實際參與交易的投資者共363.9萬人。
947.62億元:實際募資947.62億元,超募643.71億元。
69.23倍:134家創業板公司平均發行市盈率69.23倍。
489名:共有489位身家過億的富豪,持股總市值達2831億元,持股市值逾10億元的共67位。
47只:至少有47只股票曾經跌破過發行價。
19名:首批進入創業板的28家公司有19名高管辭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