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2日消息(記者 曹杰)近年來,我市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2009年機關績效考評工作全面完成,56個試點單位中13個被評為優秀,27個評為良好,16個達標。全市各單位8200多名黨員干部參加了以學習貫徹《廉政準則》為主要內容,以落實“六個一”教育內容為重點的學習活動。全市52個單位共梳理出權力事項2211項,排查風險點5466個,建立防控措施8862條。開設《椰城糾風熱線》。農村“三資”委托代理更是破解了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難題。這一系列“組合拳”有力地推動了我市反腐倡廉工作邁上了新臺階,為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
績效考評拉近政府和群眾距離
機關作風不實、執行力不強是妨礙海口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為此,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出臺了《關于開展機關績效考評的意見》,決定首先在四個區、市直機關52個部門開展機關績效考評,并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績效考評工作領導小組。為確保績效考評工作有序順利進行,制定了《海口市機關績效考評工作流程》等9項制度,初步形成一套操作性較強的考評制度體系。
市績效考評辦負責人介紹,在56個參評單位中,有31個單位共46項工作保持全國同行業領先水平,獲得國家、省(部)級表彰,多項工作為海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去年市政府確定的69項重點項目、與省政府簽訂的12項責任狀事項、20項為民辦實事事項得到了較好落實。
自2009年5月1日起,我市進駐市政府服務中心的41家職能部門,共485項審批服務事項的承諾辦結時限平均提速50%,共壓縮時限達4966個工作日。在加強市政府服務中心建設的同時,成立了四個區政府服務中心,并在所有41個鎮(街道)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在406個村(居)設立便民服務代辦點。“四級服務體系”的建立,使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快捷。
“六個一”筑牢黨員干部思想道德防線
各級黨委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工作,海口市創新黨員干部學習模式,以黨員領導干部為重點,以學習貫徹《廉政準則》為主要內容,以重點學習一部廉政法規、宣講一堂廉政黨課、組織觀看一組警示教育片、開展一次專題討論、開展一次“排查防控廉政風險”動員和“回頭看”活動、宣揚一批廉政先進典型的教育內容為重點,不斷深化反腐倡廉教育。
據了解,全市自開展“六個一”學習教育活動以來,全市各單位8200多名黨員干部參加了宣傳教育月活動,其中處級黨員領導干部有700多名。42個單位的黨政主要領導宣講廉政黨課63場次。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110余場次,觀看人數達12600多人。開展各種層面的專題討論580余場次,撰寫心得體會2220多篇。
通過學習,全市廣大黨員干部開始結合自身實際,從個人成長進步、經濟利益、家庭幸福、人身自由4個方面,開展“細算四筆賬,走好人生路”大討論,自覺增強了拒腐防變意識。
全市排查廉政風險點5466個
“排查防控廉政風險”活動,是構建我市懲防腐敗體系的一項制度創新,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在全省尚沒有成熟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我市大膽實踐。
據悉,為推動此項活動開展,我市專門成立了市“排查防控廉政風險”領導小組,由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官宏偉擔任組長,市檢察院檢察長李銘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同時成立了5個督察組,分別督察指導各單位開展排查防控活動,各單位加強組織領導,分別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明確“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一名分管領導親自負責,2-3名人員具體抓。市財政局、園林局、城管執法局、水務局等單位派人到外地學習取經,結合實際,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為活動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短短6個月的時間里,“排查防控廉政風險”活動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全市52個單位共梳理出權力事項2211 項,排查風險點5466個 ,建立防控措施8862 條,使各單位廉政風險防范意識進一步增強。
?
“有問題,打糾風熱線。”
一條熱線把椰城市民與黨政干部的距離拉得更近。我市自開辦“椰城糾風熱線”3年來,共有15名市領導,109個各區和市直各部門“一把手”共計2053人次走進直播間,接受群眾咨詢、投訴3586件,辦結3574件,辦結率99%,解決了一大批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群眾滿意率達90%以上。
我市把推行“一線工作法”作為績效考評的內容,積極倡導“領導指揮在一線,思路完善在一線,改革創新在一線,干部工作在一線,決策落實在一線,作風轉變在一線”。去年全市各級領導干部深入調查研究,共形成調研報告244篇,一些調研成果已轉化為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決策,及時解決了改革發展中的一些難點問題。
?
“三資”管理讓村民明白還干部清白
從2005年1月開始,龍華區對全區農村集體資金實行統一管理,簡稱“村財鎮管”。但“村財鎮管”只是對村級財務收支進行了委托管理,村級集體資產、資源和村民小組的“三資”沒有得到有效的監管。去年4月,該區在“村財鎮管”的基礎上,率先在全省進行農村集體“三資”委托代理的試點工作。
山高村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以前由于賬目和財務不公開,村兩委做了什么事,花了多少錢,村民都不清楚,以為村干部肯定在貪污,干群關系很緊張,彼此都不信任;“村財鎮管”,特別是三資委托鎮里代理之后,村里的收支有了監督,賬目條理清楚,不怕村民查賬,也不怕上級來審計。用一句話說,就是:群眾明白了,干部清白了。”
據了解,一場由龍華區試點的農村“三資”管理模式,目前已迅速在全市鋪開,全市農村“三資”管理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