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學生購車養車靠“啃老” 忌諱“富二代”稱謂
海口網11月02日消息 河北大學“校園車禍”引輿論大嘩,大學校園中的“有車族”受到社會關注。近日記者走訪海南省多所高校展開調查,開著轎車到校上課的大學生大有人在,有部分學生所駕車輛比老師的車還要高檔。和那些每月生活費才幾百元的同學相比,在大學校園中,“有車族”顯得很搶眼。
記者調查
學生購車養車靠“啃老”
10月29日,記者來到海南職業技術學院尋訪大學生“有車族”,一位老師站在教學樓上,往停車場那邊指點著說:“看見沒?那輛白色現代、那輛黑色本田都是學生開的車。有的學生的家庭非常富裕,開的車比老師的車還要高檔。”
據目測,海職院的學生開來的轎車有豐田卡羅拉、現代伊蘭特、福特福克斯、本田飛度、三菱。對于記者提到的“富二代”一詞,幾位受訪者顯得有些忌諱,有的直接拒絕接受采訪,有的聽到記者表明身份立刻就以“有事要辦”為由匆匆離去,有的則很有禮貌地說“這是個人信息,不方便透露太多。”
只有少數幾名學生接受了采訪,他們的車輛來源分為以下兩種:一是父母購買新款車后,把家里的老款車讓給他們開;一是父母疼愛子女,特意為其購置新車。海南職業技術學院的劉瑞(化名)說,他從高中就開始學開車了,18歲那年拿到了駕照。因為家庭條件比較好,也為了便上學,兩年前父母給他買了一輛福克斯。談起養車的費用,劉瑞直言,“由于我還在上大學,沒有經濟能力,所以汽車的汽油費、保險費以及保養維護費用現都是由父母來出。他說,“明年我就畢業了,一工作,我就可以自己養車了。”
記者了解到,目前海口眾多來自外地的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僅在500元左右,很多貧困生甚至只花三四百元,連這些有車族的油錢都支付不起。
學生觀點
對開車擾民現象很反感
對于校友開車上學,很多在校大學生已經習以為常。“開車也是一種愛好,別人沒必要‘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與藝術學院的羅同學說,很多家境富裕的同學以購車為榮。他有個初中同學的老爸從事房地產開發工作,在讀初中的時候,那個同學就經常開車帶人去兜風。
“大學生還是要以學習為主,開車上學難免會分散注意力,還有擺闊的嫌疑。”該校服裝學院的李同學反對大學生開車上課。
該校經管學院的王同學也有不同的聲音:“我們學校面積本來就不大,而車卻越來越多。放學的時候,人車共用校道,不利于校園安全,同學們在校道上走路要瞻前顧后。”
老師觀點
不提倡大學生開車上學
針對大學生上課以轎車代步的現象,一些大學老師認為,雖然現在很多家庭生活水平較高,完全可以負擔孩子開車上學,但是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形成享樂主義,和其他同學產生距離。
以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為研究方向的海南師范大學符永雄老師說,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經濟不能獨立,不主張其高消費,即使家庭經濟條件非常富裕,也沒有高消費的必要。很多學生的價值取向和人生觀尚未確定,片面追求物質享受和高消費,對他們以后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沒有好處,也會影響到今后的就業取向。
[來源:南國都市報] [作者:霍筱薇] [編輯:王小暢]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