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4日消息(實習記者 謝舒)連續兩次的強降雨使瓊山區農業損失嚴重。災后,全區全力投入重建工作,大力恢復農業生產。目前,已集中27個面積達525畝土地育苗,帶動6740戶農民種植冬季瓜菜19770畝。并創建百畝以上的冬季瓜菜基地10個。
據統計,瓊山區全區農作物受災18.7萬畝,成災12.8萬畝,基本絕收面積11.3萬畝,農業直接經濟損失2.2億元。災后,全區建立育苗基地,將育出的種苗無償提供給農民種植,組織農民培訓,使災后重建工作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建立育苗基地集中搶早育
在第一次強降雨后,瓊山區各鎮便立即組織瓜菜運銷大戶、瓜菜運銷專業合作社等選好地備好種,在大棚、簡易棚內集中27個面積達525畝土地育苗,帶動6740戶農民種植冬季瓜菜19770畝。目前,共創建百畝以上的冬季瓜菜基地10個。
4日,記者在云龍綠佳農業基地、雞籠坡農業基地及紅旗育苗基地看到,多個苗圃、大棚中的種苗已從土中露出了“尖尖角”,放眼望去一片生機,綠意盎然。旁邊澆水的器具在不停的轉動著噴射水流,滋潤著四周的幼苗。有關人員正在苗圃、大棚中忙碌著進行泡椒等冬季瓜果蔬菜種苗培育工作。
據悉,這些育苗基地培育出的種苗將直接無償的提供給農民,滿足附近村莊農民的種植需要。
深入科學指導,瓜菜種、銷有保證
除了建立育苗基地,瓊山區還組織16個180多人的區鎮生產自救、恢復生產工作隊深入基層調查災情,給予農業生產前、中、后的技術支持,指導農民災后重建恢復生產。并組織農民進行培訓,增強農民災后生產自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信心和能力。
為保證瓜果蔬菜的運銷量,瓊山區各鎮積極組織瓜菜運銷大戶和瓜菜運銷專業合作社走出去考察瓜菜市場,并按農民和市場的需求,組織種子發放給1.1萬戶農民,備種瓜菜3.3萬畝。
排澇保收明顯,資金統籌有保障
自災情發生后,瓊山區各鎮及時組織發動群眾和機耕隊伍,千方百計,因地制宜地對田間、坡地及時排除積水,追施肥料,應保盡保,以降低農民損失。全區共排除受災農作物面積9.2萬畝積水。
區政府積極組織職能部門與對口部門聯系,爭取資金扶持災后重建恢復生產。到目前為止,市政府已撥付817.5萬畝扶持該區災后重建恢復農業生產。
據瓊山區農業局局長周選軍介紹,接下來全區還將全力以赴完成冬季瓜菜種植基地6萬畝,畜禽類1萬頭,漁業3萬畝等恢復農業生產的目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