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名塵肺病人耗資百萬
拜城縣鐵熱克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蔣旭紅說:“多年來煤礦井下作業環境差,逐年積累起來一批塵肺病人。后來煤礦幾經改制,條件改善。看到塵肺病給員工帶來的危害,公司決定用3年時間對歷史遺留下來60多名塵肺病人(包括疑似病例)進行分批肺灌洗治療。”
“去年我們已經分三批將20多名工人送到烏魯木齊進行肺灌洗治療,明年還將送三批。為這些工人進行治療公司將耗資近百萬,但作為企業必須按國家和相關部門的要求履行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蔣旭紅說:“目前煤礦井下作業環境已經大大改善,不光發放防塵口罩,灑水降塵設施也比以前完善。”
該院職業病科主任竇紅說:“我們每年到南北疆進行職業病防治宣傳接觸過很多企業,單位主動將這么大一批塵肺病人送來公費治療,在我們醫院還是首次見到。”
她還記得,2005年7月一名叫趙風(化名)的病人從南疆來進行肺灌洗。“他曾從事過多種接觸粉塵的職業。出來看病,光手續就跑了一年多,上上下下大紅章子扣了7個,最后到指定的區級醫院看病,那家醫院沒做過這個手術,他只好自費到該院來治。
我區有1.5萬塵肺病人
上世紀50年代以來,我區累計報告職業病人1.7萬多名,其中1.5萬多名是塵肺病人,據新疆職業病防治機構數據顯示,塵肺病人每人僅住院治療費約每年1.2萬元,按照新疆塵肺病人1.5萬計算,僅這一項每年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將達1.8億元。
事實上,能夠掏得起8000多元錢進行肺灌洗治療的工人屈指可數,由單位承擔醫藥費治療的更是寥寥無幾。
截至2007年年底,我區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各類型企業8218家,從業人員97.1萬,其中可能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從業人員近77.6萬。
但全疆只有約15%的從業者做了職業健康檢查,還有80%以上接觸有害作業的工人沒有進行職業健康檢查,還在受職業病的“威脅”。一些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小企業頻繁更換用人,以規避責任。致使職業病防治法難以得到落實。
自治區衛生廳衛生監督所有關負責人說:“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業缺乏職業病防治意識,一味追求企業效益,輕視社會效益,漠視工人的身體健康。”
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組織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或不按規定建立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的,將予以警告并處2萬至5萬元罰款。未按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疑似職業病病人進行診治的,予以警告,逾期不改的處以5萬至20萬罰款。安排未經職業健康檢查的、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或禁忌作業的,將予以警告并處5萬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
據衛生部通報,近年,塵肺病發病工齡縮短,群發性塵肺病時有發生;超過半數的塵肺病分布在中、小型企業。新中國成立以來至2009年底,我國累計報告職業病722730例。2009年共報告塵肺病新病例14495例。
名詞解釋:塵肺病
塵肺病是在職業活動中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灰塵),并在肺內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組織彌漫性纖維化為主的全身性疾病。患者感到胸悶、氣短、咳痰,引起胸痛、呼吸困難、咯血,極易合并呼吸道感染及肺結核,導致肺氣腫、肺心病,而喪失勞動能力,最后可能發展為呼吸衰竭而死。
我國法定13種塵肺有:矽肺、煤工塵肺、電墨塵肺、碳墨塵肺、滑石塵肺、水泥塵肺、云母塵肺、陶工塵肺、鋁塵肺、電焊工塵肺、鑄工塵肺和其它塵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