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10日消息 10月底,新華社記者到海南各地采訪,對海南災后重建、恢復生產、受災群眾的生活狀況進行了深入了解,客觀詳實地報道了海南暴雨重災區群眾生產生活逐步恢復正常的情況,本報今天全文轉發由新華社記者王運才、夏冠男采寫的這篇報道——
?
海南省近期遭遇歷史罕見的持續暴雨,多地農田被淹,群眾財產蒙受重大損失。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當地災后重建和生產恢復工作有序進行,文昌、瓊海等重災區生產生活基本恢復正常,受災群眾情緒穩定,無重大疫情發生。
?
文昌市和瓊海市是此次海南持續暴雨中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兩地平均降雨量超過1000毫米,受災人口共48.9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67.6萬畝,經濟損失嚴重。記者近日在文昌市文城鎮看到,洪水退后,鎮區大部分街道已清掃整潔,供水供電基本恢復,交通井然有序。文南街商業區部分房子的墻體上仍能看到水淹痕跡,沿街多數商鋪正進行房屋整修,不少商戶在甩賣商品。受萬泉河水沖淹的瓊海市大部分街道也已恢復正常,園林部門正在對道路兩旁被水浸泡過的花木進行修剪移栽。
?
作為海南省冬季瓜菜主產地,文昌和瓊海兩地的冬種瓜菜受災嚴重。文昌瓜菜種植的田塊多為低洼地帶,絕收面積達90%以上;瓊海市種植的7.1萬畝瓜菜、常年蔬菜全部受淹。為保障全國冬季“菜籃子”供應,確保完成260萬畝冬種瓜菜種植任務,海南省各級農業部門組織排灌機械對受災和積水嚴重的低洼生產基地進行抽水排澇,為搶種補種贏得時間。
?
記者在瓊海市博鰲鎮七星嶺村一處育苗點看到,當地政府提供的2000畝瓜菜種苗已全部到位,農戶在田里抓緊耕作。據當地農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預計在11月中旬前完成今年冬種瓜菜種植計劃。
?
文昌市政府所在地文城鎮的中心區域地勢低洼,強降雨以來,沿街大量商鋪和房屋被淹沒。文昌市副市長郝書文告訴記者,全市將投入23.78億元用于恢復生產生活,其中生產自救和基礎設施重建投入達23.64億元。對在災害中蒙受嚴重財產損失的工商業主,市政府將按每間大商鋪5000元、小商鋪30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對有貸款需要的商戶,政府還將提供貼息貸款。
?
受文昌赤紙水庫決口影響,文昌市會文鎮偉昌村3個自然村的民房全部被沖毀。記者在偉昌村一處民房廢墟處看到,此處4戶人家的房屋被洪水沖垮,斷壁殘垣散落一地,周圍樹木、農作物全部倒伏,大量淤泥堆積在稻田中。據會文鎮鎮長李興韌介紹,偉昌村共有27戶109人,大部分農戶的房屋倒塌,鎮政府決定將整個村莊遷移至高處重建,目前已調用大型機械開始平整土地,爭取在春節前讓所有無房戶住進新房。據記者了解,瓊海市對住房需重建的家庭,每戶補助1.2萬元,嚴重損壞需維修的家庭每戶補助5000元。
?
文昌市還采取龍頭企業集中育苗和農戶分散育苗相結合的方式,幫助農戶災后恢復生產。文昌市農技中心主任張其才說,當地兩家企業以不高于成本價提供了1萬畝瓜菜種苗,政府對受災蔬菜種植戶提供每畝80元的種子補貼,需要蔬菜種植貸款的農戶,按照每畝2000元、每戶不超過2萬元的額度給予1年的100%貼息貸款。
?
瓊海市博鰲鎮種菜大戶何書旺告訴記者,他承包的80畝地全部受災,是政府集中育苗補貼資金和種植貸款讓他吃了定心丸。“有了這筆錢,今年冬季的瓜菜種植就有了保障,可以過個好年了。”
?
一些干部和群眾反映,暴雨洪澇災害凸顯海南部分地區防洪能力弱、抗災能力差。郝書文說,文昌城區出現嚴重內澇不僅有自然原因,城市排澇系統脆弱、規劃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災情。持續暴雨讓整個老城區被洪水整整整浸泡了3天。文昌河主要河段文北河沿岸設施抵御洪水能力達不到10年一遇標準,在洪澇災害面前顯得不堪一擊。同時,城鎮建在低洼處致使城市內澇,由于建設規劃不合理,建筑過于密集,阻擋了排水通道,加重了內澇損失。他建議加快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轉移一批重要的公共設施,增強城市防洪能力。
?
海南省農業廳種植管理處處長陳文河說,種植業和水產養殖業在這次災害中暴露出基礎設施不完善、自然能力差等問題,亟待轉變生產方式。此外,部分市縣由于缺乏防洪抗汛用的沖鋒舟、挖掘機,導致重要農業物資無法轉移,造成損失。他建議進一步加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防洪抗汛物資儲備等方面的財政投入力度,同時增強基層組織的管理意識,積極組織農民開展生產自救。
?
相關鏈接
海南暴雨災情統計:損失114.5億 4人因災死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