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11日消息? 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靴子如期而至。央行10日晚間宣布,自11月16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年內第4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預計此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共計凍結資金超過300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旨在對沖過多的流動性,但此舉不會對流動性充裕的情況有根本性的改變。
此次調整,央行不再對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等小型金融機構實施優惠政策。調整完成后,加上今年10月份對6家銀行采取的差別存款準備金率措施,工、農、中、建四家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已高達18%,創造了新的存款準備金率歷史紀錄,但該比例到12月15日期滿。而其他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達到17.5%,與歷史紀錄持平。中小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達到15.5%,個別銀行達到16%。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達到14%。
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當日,受央行再度啟用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傳聞的影響,銀行間債券市場上現券交易明顯大幅放量,帶動結算總量超越8000億元。回購市場上2天的回購利率為1.661%,較上日上漲8.6個基點。但7天回購利率方面,近期則未明顯表現出對央行加快回收流動性的風險預期。
據介紹,當前流動性狀況較為嚴峻,是致使央行再度實施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主要原因。央行認為,流動性充裕的狀況與近期外匯占款增加較多、貸款投放偏快等因素有關。而美國再度實施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也將使得全球流動性狀況進一步加劇。央行官員近日公開表示,流動性過多等宏觀風險將會顯著上升。收緊流動性,已在管理層與市場之間達成共識。而收縮流動性的手段除央行一直采用的公開市場操作外,存款準備金率被認為是最為有效的工具之一。
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日提出的“池子論”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解讀說,“池子”是指央行將流動性尤其是外匯占款等造成的輸入型的流動性,控制在一定范圍內,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就是央行在所謂的“池子”中對沖境外投資資金的一種手段,防止其對實體經濟造成沖擊。
除收縮流動性外,有業內人士也指出,新增信貸仍然較高,也是促使央行出臺存款準備金率工具的重要原因。
今日,央行將公布10月份的貨幣信貸數據。據了解,10月份的新增信貸規模或超過5000億元,在全年僅剩1.2萬億額度的情況下,這種增長遠超預期。
據透露,不久前,在銀監會一次內部會議上,銀監會相關人士通報稱,銀行月末、季末存貸款“沖時點”的做法仍然大行其道。該人士強調,這種以犧牲議價能力和風險控制為代價的短期化行為,不僅使監管數據失真,而且人為扭曲資金市場供求狀況,加劇銀行體系內流動性的波動。
光大銀行宏觀策略分析師盛宏清認為,雖然目前信貸規模、利率等都在收縮,但是貨幣條件仍然很寬松。只有通過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適當地回收市場中的流動性后,信貸控制以及利率政策才能起到作用。他認為,不能排除在觀察市場流動性后,央行于12月份再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
不過多位分析人士均表示,此次上調0.5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對于“非常寬松”的市場資金面影響不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