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14日消息 當海棠灣一線濱海區域全面開花建設高星級酒店等業態時,二線地怎么建、建什么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3個月前,三亞與萬科、招商地產、泰康人壽、海韻、蘭海、昌達、鴻洲、天澤、晉合等十家已登陸三亞的新老房地產企業簽訂了協議,擬對海棠灣核心起步區拆遷安置補償及公共設施建設進行合作。
依協議,海棠灣管委會主導完成核心起步區范圍內的征地、拆遷、安置、補償及公共設施建設等工作。房地產企業先期自籌資金,按《海棠灣國家海岸核心起步區建設方案》規定,與參與核心起步區開發的各企業共同分攤墊付核心起步區內征地拆遷安置所發生的前期開發成本。包括市政基礎設施、水系及綠地等公共設施成本;土地征用及拆遷安置補償成本;上繳國家、省、市的各項稅費以及國家、省規定的各項專項開支;項目規劃、設計成本。
具體來說,房地產企業參與核心起步區內的土地、青苗及地上附著物等清點統計的審核,確認無誤并公示后,由海棠灣管委會與被拆遷戶簽訂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并發放補償金。管委會還要主導核心起步區內的水系、市政基礎設施、綠地等公共設施的開發建設,承擔公共設施的設計及工程建設費的撥付工作,并確保公共設施在核心起步區內各開發建設項目投入使用前建成。屆時,房地產企業參與公共設施項目管理單位的競標,并參與公共設施工程建設費的審核工作。
當核心起步區內的征地、拆遷、安置、補償工作量完成至70%后,海棠灣管委會將項目用地剩余的30%拆遷安置量納入土地儲備整理成本,及時通過國家法律法規所允許的方式依法公開掛牌出讓。如這十家房地產企業競得土地使用權,土地出讓金上繳財政,其所支付的土地前期開發成本經審計機關審計確認后予以返還。如未能競得土地使用權,海棠灣管委會應在一個月內返還房地產企業所墊付的前期開發成本,并給予10%的補償金。
目前,部分房地產企業已進場開展丈量、清點、登記等工作,并自籌資金1億元人民幣匯入共管賬戶,作為核心起步區內征地拆遷安置補償及公共設施建設的工作經費。
據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此舉目的在于加快推進“國家海岸”的開發建設,堅持政府主導海棠灣征地、拆遷、安置及公共設施建設的原則下,充分發揮當地房地產企業在融資、工程建設管理經驗、現場協調能力等方面的優勢,作為政府主導海棠灣開發的一個輔助力量,參與海棠灣核心起步區拆遷安置補償及公共設施建設工作。
三亞天澤實業總經理胡澤斌告訴記者,在與海棠灣管委會幾個月的接觸中,感覺他們的工作很努力,效率非常高,作為與三亞共同成長的房地產企業,十分看好海棠灣的前景,愿共同努力加快開發速度,將海棠灣建成一個宜居新城。 (本報三亞11月13日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