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收官日,滬指創新低,
A股會咋走?請看——
12月
10月份的大幅上漲、11月份的持續調整,使得近期的A股市場行情用“過山車”形容一點也不過分。昨日,即11月的收官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三部委聯合下發“關于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滬深股市在盤中再度大幅下跌,滬指盤中創出新低,雖然尾盤有所回升,但是大起大落的走勢仍然令投資者心跳加速。
今天是12月的第一個交易日,12月的行情將會如何演繹?無疑成為了時下投資者最為關注的話題。日前,本報記者采訪國內多家券商,把脈12月份行情,希望對投資者有所幫助。
股民
對12月份的行情感到悲觀
長春股民李天宗有過8年的炒股經驗,也多次經歷過股市的大起大落。但是對于眼前的行情,李天宗更傾向于悲觀。
11月30日,記者見到李天宗時,他正在一邊吸煙,一邊看盤。當看到市場在盤中出現快速跳水的時侯,李天宗眉頭緊鎖。
“11月份的最后一個交易日,大盤到底還是創出新低了。特別是在國家為了防通脹而不斷出臺緊縮政策的情況下,12月份的行情恐怕也不容樂觀呀。”李天宗分析說。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很多投資者都對12月份的市場走勢產生了悲觀情緒。
實際上如果從11月17日算起,滬綜指在2794點至2904點這110點的狹小區域里已經震蕩調整了10個交易日。
在經過反復震蕩之后,市場肯定是要尋求突破方向的,但是問題的關鍵是,大盤究竟是會向上還是會向下?
11月30日,滬綜指給出了答案。大盤在盤中輕松擊穿11月23日創出的低點2791.58點,探出2758.92點的新低,形勢顯然難以令人樂觀。也正因如此,對12月份的行情提前做出預判,就顯得更為重要。
預判
滬綜指或跌到2700點附近
“證券分析師都說要我們關注CPI,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但是我們散戶對政策的分析能力有限。所以我們最想知道的就是,大盤在12月份究竟會咋走,這才是最實在的。”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李天宗如是說。
對于李天宗及廣大投資者所關心的問題,東北證券(行情,資訊)的分析師沈正陽認為,基于12月政策面緊縮風險加劇和資金面趨向緊張的判斷,12月市場總體來說難有趨勢性機會,震蕩調整概率最大。
“但由于大盤權重股估值較低,并且在11月市場已經歷了大幅下跌,進一步大幅下跌空間不大,上證綜指核心波動區間將在2700點~3000點之間。即12月份滬指可能跌到2700點附近。”沈正陽說,目前市場處于調整的第二階段,即悲觀預期不斷驗證的運行階段,市場表現形態更多是以下跌、反抽、小跌為主的震蕩盤整格局。
張溟的觀點與沈正陽較為接近。張溟認為,出于貨幣緊縮預期的打壓,大盤在11月下旬經過了一輪快速的暴跌,昨日上證指數收在2820點,預計短期在2800點~3000點波動區間概率較大。如遇到外圍風險沖擊或者流動性收緊超預期的情況不排除回調至2600點~2700點區間的可能性,但跌破2500點的可能性較小。
提醒
12月份存在一次加息空間
股諺有云“炒股票要看利率”,即股票市場的走勢與央行是否加息、降息有著莫大的關系。目前,市場中有觀點認為,即將在12月份公布的11月份CPI同比增長可能會超過5%,這引發了央行將會大幅加息的預期。
“由于11月CPI可能繼續沖高,四季度市場的流動性預期由10月份的‘極度寬松’,到11月份的‘需要收緊’,可能轉變為12月份的‘大力收緊’,流動性預期由樂觀向悲觀轉變。”昨日,江海證券的分析師張溟表示。
向陽也表示,雖然央行在此前的一月內兩次上調了存款準備金率,但是預計國家將會進一步出臺從緊的政策以實現宏觀調控目標。這些政策將主要體現在房地產調控、信貸比例控制、準備金率上調等。但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并不能替代加息,因此預計在11月的CPI公布之后,央行在12月份或者明年春節時期很可能會再次加息。
長江證券(行情,資訊)研究所策略小組認為,12月如果能夠確認經濟復蘇的延續,則貨幣政策繼續收縮是大概率事件,12月份存在一次加息空間。“如果央行在12月份加息,究竟是采取存款、貸款利息同時上調,還是采取不對稱加息,對市場的影響都不盡相同,只能是在央行真的加息之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東北證券的分析師張適兆說。
送轉
年末高送轉預期股票有戲
A股市場中牛熊不改的就是年底市場對高送轉行情的熱情。
有業內人士戲稱,高送轉就是A股每年年底的一名武將,終將大展拳腳。而在今年,暴跌過后市場的技術性反彈需求,則更像是給這名武將送上一把“寶劍”,高送轉行情悄然拉開序幕。
11月份以來,資金對具備高送轉預期的個股一路追捧,一些“三高”(每股未分配利潤高、每股資本公積金高和業績成長性高)個股在市場暴跌中逆市迭創新高,高送轉預期最為強烈的中小板和創業板也展現出頑強走勢,市場熱情可見一斑。
“在2800點布局高送轉跟在3000點布局性質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國元證券(行情,資訊)分析師康洪濤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表示,今年的高送轉行情應該比往年更加火爆。
哪些股票具備高送轉潛力?一般而言,在高送轉行情初期,“三高”且總股本在5億股以下的上市公司會受到市場的重點關注。
“從今年的行情看,中小板和創業板高送轉的能力將比主板強。”康洪濤分析道,送股能力強的公司必然是業績增長能力強的公司,創業板公司具備成長性已經不容置疑,有可能成為今年高送轉行情的集中爆發地。(綜合)
關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很重要
長期以來,A股市場都以政策市著稱。因此12月份可能出臺的政策,肯定會對A股走勢產生影響。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般都在每年12月份召開,會議是判斷當前經濟形勢和定調第二年宏觀經濟政策最權威的風向標,也是每年級別最高的經濟工作會議。
對此,申銀萬國的分析師向陽認為,12月初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面臨著貨幣政策抉擇的考驗。本著防通脹的第一目標,貨幣政策將趨向于收緊,財政政策則有望繼續保持積極。經濟目標維持保八顯示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財稅改革、保民生、促環保、加大投資等方面內容將值得關注。這些都將對12月份,乃至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二級市場走勢產生影響。
“研究歷史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市場的短期影響,我們發現,會議前大盤表現強勢概率較大,特別是會議前1周,自2006年來大盤都錄得正收益。會議后,大盤表現沒有規律,各年差異較大。”國泰君安的分析師孫穎表示,不過毫無疑問的是,在今年通脹壓力巨大的背景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成市場關注的重中之重。
警惕
中小盤股存在20%下調空間
在11月份,醫藥、釀酒食品、新興產業等非周期類個股、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連番表現,而大盤權重股則陷入到了反復調整的過程當中。
張溟認為,短期之內,部分權重板塊由于調整比較充分,其參與風險在逐步下降。醫藥、釀酒食品、新興產業等非周期類個股在11月份積累的升幅已較為可觀,結構性泡沫趨于嚴重,有過度透支未來業績增長潛力的風險,建議投資者短期回避,待充分調整之后買入。而中小板和創業板中部分概念股的結構性泡沫已非常嚴重,其潛在跌幅將有可能在20%以上,建議減持基本面不堅實的品種以待調整壓力釋放。
“相對看好建筑建材、特別是水泥類上市公司,工程機械,交通運輸以及保險等估值洼地。”張溟說。
基于12月市場整體震蕩調整的判斷,沈正陽建議投資者采取偏防御的策略。“風格層面,市場反彈時期,中小盤股或有表現的機會。”沈正陽說,但是考慮到其估值和業績風險,應警惕大盤調整時中小盤股的大幅下挫風險,從相對估值修復空間來看,中小盤相對大盤股有20%~25%的下調空間。
重組
并購重組應該是年末大戲
并購重組題材在資本市場一向引人矚目。并購過程中的股權溢價和資產注入的預期等,給市場帶來的想象空間大,并購重組應該是年末大戲。而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上,并購重組類的股票一般都有超越大盤的表現。
本輪反彈以來,漲幅居前的股票絕大部分都具備并購重組類題材。因為每年的歲末年初,個股的重組行情總會準時上演。從今年來看,央企整合以及上海沖刺30%證券化率的目標,將使得今年末至明年初的重組行情變得精彩紛呈。
對于并購重組題材的把握,應從兩個角度去把握,一個是從行業整合的角度,挖掘尋找那些最可能成為整合目標的公司;另一個是從央企與地方企業整合的角度去發掘投資標的。
對于目標公司的發掘,也可從目標公司所具有的一些共性特征,比如市值較小、股權分散等方面去把握。比較最近三年來已經完成和正在進行的央企重組情況,大多數集中在煤炭、電子、軍工、醫藥、機械等行業,其中軍工、電子、醫藥的相關公司表現突出。這三個行業的一個共同特點是集團資產證券化率比例較低,可注入的資產較多。
配置
仍然以消費和新興產業為主
“在12月份,乃至今后一段時間,投資者行業配置上仍然應該以消費、新興產業為主。”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基金經理王鵬輝表示,過去20年,中國GDP的復合增長率達到16.2%,而居民消費的復合增長率僅為14.0%,居民消費增長落后于GDP增長。未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不可避免,但消費仍將加速增長,成為經濟增長引擎。特別是隨著時間臨近年底有望迎來消費旺季,一系列內需拉動型行業中的優勢企業在本輪行情中獲益。
沈正陽建議投資者繼續關注關注受益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以及未來“十二五規劃”及調結構政策預期刺激的消費內需、戰略新興產業的股票。同時,那些成長性好、業績增長確定的新股和次新股,這類股票多受政策支持有結構轉型概念。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