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16日消息?? 印度新德里“紅地毯”昨日迎來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中,超過200億美元的貿易協(xié)議有望簽署,而此前印度重點保護的金融和電信領域也有望對中國開放。
與此同時,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為”)印度公司15日宣布,未來5年,將在印度市場投入20億美元,建立一家研發(fā)中心,并進行本地生產。這標志著中國電信設備商已經迎來印度電信市場開放的曙光。
史上最大貿易代表團
據悉,昨日溫家寶率領的貿易代表團,可以稱為有史以來中國赴印度的最大貿易代表團。
據新華社報道,該團有來自100多家重要企業(yè)的400多名商界領袖,規(guī)模超過了英國首相卡梅倫、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及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近期先后率領的赴印大型代表團。
昨日,溫家寶在新德里出席中印商務合作峰會時發(fā)表講話稱,中國和印度經濟快速發(fā)展,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兩國是合作伙伴,不是競爭對手。中印雙邊貿易額10年里增長近20倍,印度是中國企業(yè)最大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場之一。希望雙方放寬審批、資本流動、人員出入境等方面限制,并探討在對方國家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qū);拓展在金融、旅游、能源、環(huán)保等領域的合作,加強在科技、教育、文化、衛(wèi)生等社會事業(yè)領域的交流。
據透露,中印雙方預計將簽署45項總價值超過200億美元的協(xié)議,涉及電力和醫(yī)藥等領域。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世界最大鐵礦石進口商之一中鋼集團以及中國電力和能源部門都將派重要代表隨行。
商務部亞洲司副司長梁文洮表示,目前,中國是印度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場,印度是中國第九大貿易伙伴。兩國在電力、通訊、交通等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成為雙邊經貿合作的亮點。
中印貿易壁壘
印度曾因對中國的巨額貿易赤字和安全問題在貿易上對中國設防。
今年早些時候,印度以中國通信設備可能包含“間諜”技術,危害印度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自中國的電信設備頒布一系列暫時禁令,后因印度買家一再反對而取消禁令。對輪胎、鋼鐵等大宗商品征收反傾銷稅也是印度的常用手法。
不過,這些壁壘在近期出現了破冰跡象。
印度外交秘書拉奧琦(Nirupama Rao)在一次演講中敦促印度人下更大工夫去理解中國,“依我看,中國和印度是競爭對手這種說法是一種過度概括,是對一種復雜關系的過度簡單化。”
印度駐華大使蘇杰生13日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指出,基礎設施建設薄弱是印度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zhàn),而中國在該領域以及電力、電信和交通等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另一方面,中國企業(yè)走出國門,就會發(fā)現印度從事信息產業(yè)開發(fā)的公司會是不錯的合作伙伴。同時,兩國在醫(yī)藥方面的合作也大有可為。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駐印度大使張炎周一在新德里參加商業(yè)會議時說,中國希望與印度就達成一項自由貿易協(xié)定進行對話,從而削減赤字。他說,有10家印度銀行在中國有業(yè)務,但印度卻連一家中國銀行都沒有。他說他希望國有的中國工商銀行不久能獲得經營執(zhí)照。
印度希望中國能用其大量資金為2012年至2017年急需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提供支持,這些建設將耗費1萬億美元。
中國南亞學會常務副會長、印度問題專家孫士海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印度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并不是中國故意為之,而是與兩國不同的貿易結構有關,印度應該進一步挖掘自身貿易潛力,在兩國不斷擴大貿易基礎上,進一步商談貿易和投資自由化。
電信市場率先邁步
昨日,華為印度公司的投產決定,意味著電信市場的中印合作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華為在印度市場已經耕耘了10多年,作為印度電信市場不可分割的一員,華為對印度市場的長期發(fā)展和合作都有承諾。”華為印度公司CEO Max Yang表示。
根據華為公司的對外聲明,該研發(fā)中心將位于班加羅爾。這個5年計劃,著眼于與印度本土公司在本地研發(fā)、生產和技術合作方面共同發(fā)展,這主要會利用印度的本土資源、本地員工及其他智力資源,還會促進印度在教育和IT方面的普及率。
去年,華為在印度市場的合同銷售收入為15億美元,員工總數約為6000人。華為在印度的研發(fā)中心成立于1999年,擁有2000名工程師,班加羅爾研發(fā)中心將是華為在中國以外的最大的研發(fā)中心,該研發(fā)中心建成以后,會使工程師的人數增加到3000人。
印度市場20億美元的投資意味著華為在印度市場長期以來的障礙有可能實現突破。中國和印度一直是全球發(fā)展最快的兩大電信市場,特別是在全球金融危機、運營商紛紛縮減投資的背景下,中國和印度成為設備商爭奪的最重要陣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