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24日消息 針對越來越龐大的農民工隊伍,在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方面越來越發揮出其不可忽略的巨大作用。但是有時候眼睜睜看著他們被黑心企業、歪心建筑商剝奪正當權益時,他們寄予的希望就在政府有關部門能更多地關注弱勢群體。近日,南海網記者一直持續關注農民工討薪事件。而在這個事件的背后,我們可以發現,造成農民工討薪難最大的障礙:一是由于農民工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二是農民工法律意識相對淡薄,到新單位工作(打工) 時,90%以上未簽訂“勞動合同”;三是維權部門往往程序過于復雜、手續過于繁瑣,導致他們遇事寧愿吃虧,也不愿申述。
眼前這位來自四川的工人在今年的8月份來到海口,經朋友介紹在丘海大道上的一家汽車修理廠做臨時工,老板有活,小王就干,帳也是一次一結算。但是自今年9月份以來,小王稱,該修理廠的老板就開始欠錢。由于當時覺得做這一行都講信用。便不再追究。
小王:8月份的工資結了,到9月份過后,他說再干一個月到月底結,現在三個月不結賬了。有一天打電話讓我干工,我說我不干了,他說好了以后你都不要干了。我就很生氣,我說你沒給錢我干什么工。
現在找他要錢了,他說不認識我了,那時候叫他立字據,他說你怕什么,會給你的,不會錯的,干修理這個東西,良心賬,每次干完工,他自己記了一份,我回家也記了一份,我和我朋友兩個人,現在是一萬多塊收不到,單據全部在這里,唯一的記錄就是電話通訊記錄,我都沒得說了,我現在只想拿到錢回家過年。
其實也就是因為這種信任,才造成今天老板賴賬的后果,也就是因為沒有留下任何實質性證據,現在老板反口稱:廠里沒有這個工人,不認識此人。
隨后記者來到這家修理廠,工人們也正在埋頭干工,但是對于這位曾是他們工友的小王,他們表示老板不在不好回答。
無奈之下,記者走訪周圍的修理廠。
幾經周折,老板不在,記者只能再次撥通她的電話。
當記者多次追問怎么會有通訊記錄一事時,這一次,老板又改口稱,她只認識叫“大炮”這個人。只是欠款6000千多。
不過就在臨走時,一名男子又撥打了小王的電話,聲稱要玩到底。
因為得不到任何滿意答復。于是記者陪同小王前往海口市龍華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但是工作人員稱只有先仲裁這件事是屬于勞務糾紛還是勞動糾紛才能受理。
幾經周折,小王無奈的和我們離開。他說,繁瑣的程序已經折騰幾天了,農民工拿回自己的“血汗錢”原來那么難。其實就小王碰到的事件中,我想“欠薪”只是一個表象,更深層次的原因,還在于農民工群體的權利弱勢。解決農民工欠薪問題,除了切實的制度跟進外,加強農民工自我素質的提升、懂法維權的意識也是至關重要的。不能因為信任,不能因為行規。到最后吃虧的往往是自己。
今天記者走訪海口各大街頭,那些“臨時”勞動力的農民工來說,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更是淡薄,不得不令人擔憂。
對于年末出現的討薪案件激增,我想勞動部門也是缺乏有效宣傳,大多農民工不了解維權部門及相關職責分工,一旦有事只能“臨時抱佛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