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月5日消息(記者曹杰)海口每天1000多噸的垃圾被填埋在顏春嶺,但填埋場的有效填埋面積為790.5畝,已接近設計飽和容量,海口市區垃圾無害化處理再次引起市民的關注。記者4日從市環衛局獲悉,歷經兩年多的建設,海口垃圾焚燒發電廠1號機組有望在下月并網發電,全部投產后年最大上網電量可達1.23億度,屆時我市將邁出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重要一步。
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計劃日處理生活垃圾1200噸,年處理生活垃圾不少于40萬噸。項目總投資約4.58億元,2008年底在澄邁縣老城開發區顏春嶺生活垃圾填埋場內開工建設,用地120畝。目前,發電廠各項建設進展順利,1號機組有望下月開始并網發電,計劃工程在今年6月完成竣工驗收。
市環衛局相關負責人說,垃圾焚燒線設備采用世界先進技術,電廠設計環保排放指標大大優于歐洲標準。為充分利用海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項目還設計了500千瓦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
據了解,采用焚燒發電處理可以使垃圾減容80~90%,大大減少土地的占用。此外,我市今年計劃擴容顏春嶺垃圾填埋區100畝,使用年限為10年,滲瀝液日處理量達到500噸,并建設長流中型垃圾轉運站,日轉運生活垃圾200噸,在海口市區新建6座小型垃圾轉運站,改造升級一批小型垃圾收集轉運站,同時啟動東南片區垃圾處理基地的項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