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城村民賽“肥雞”,圖為上屆“肥雞”賽冠軍馬振秋
???????海口網1月19日消息 瓊海是海南著名華僑之鄉,這里民風淳厚,文化底蘊深厚。特別是諸如過年等民俗文化,更是別具特色。17日,商報記者專程來到瓊海樂城,體味以樂城為代表的瓊海年俗文化的獨特魅力。采訪中記者見到,樂城人的生活正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他們的“年越做越大”(瓊海方言,即過年是一年比一年紅火)。
?????古老樂城煥發新魅力
??????當記者走進樂城,就遇上瓊海博鰲鎮樂城村委會王支書。樂城村委會下設12個村民小組,有1800人。
????? “我們樂城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但是樂城人的生活真正發生變化還是在亞洲論壇落戶博鰲后,以前我們樂城人外出打工謀生的人很多。但近年來,隨著博鰲及其周邊地區的快速開發,工作機會也越來越多。以前是人找工作,現在是工作找人。如今我們樂城人不是擔心沒工作,而是挑選著工作。看哪個工作更適合而報酬又高才去干。”
????? 王支書說,樂城村靠打工賺錢在家里蓋房子的不少,也有靠勤勞致富的勞動能手。
????? 隨后,王支書把記者帶到村民王鴻飛的家。王鴻飛是樂城有名的靠承包土地種植水果瓜菜致富的大戶。記者到來時,見王鴻飛家正建一棟“豪華”大宅:房子按照海南傳統民居建造,由曾經做過木工的王鴻飛親自設計。“我這個房子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用任何鋼筋,全部是高檔木料和花崗巖石頭‘磚’結構。”王鴻飛說,他建前后兩所房子,前面的一所有8個房間,光用花崗巖打磨的石頭“磚”就達70000塊,可見工程量之大、造價之不菲。據王鴻飛說,兩所房子總投資已超200萬元。
????? 王支書笑呵呵地說,自博鰲成了“亞洲之心”,樂城人的日子今非昔比。村民們不僅蓋起小洋樓,還買了小汽車。
?????“年”過得越來越紅火
????? 說起瓊海人過年,王支書喜上眉梢。他感慨道:“過去我是天天盼著過年,如今是天天過年。”
?????年近六旬的王支書年向記者描述了他小時候過年的情景:“我小時候每天去上學,兜里揣著媽媽給的兩個木薯,就算是中午飯。一年到頭,吃肉的頓數屈指可數。”
????? 于是,過年吃頓肉或吃頓米飯成了王支書等同輩人的一種奢望。“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過年,父親從市場買來一斤豬肉,全家分著吃。連肉湯都不放過,吃飯時還把湯和在米飯里吃。”
????? “如今,家家戶戶有吃有穿不說,還有剩余的錢買車蓋房。想吃魚就有魚,想吃鴨就宰鴨,想吃雞就抓雞,這樣的日子,不是天天在過年嗎?”
??? 正因如此,樂城人的“年”過得越來越紅火、越來越快樂。
????正月十五“肥雞比賽”
????? 王支書說,要品味瓊海純正的年味,最好到樂會古城來。有著600多年歷史的樂會古城,每年春節都十分熱鬧。特別是每年元宵節舉行的肥雞大賽,聽老人講,過去樂城人將自家養的肥雞擺到街道兩旁,是為迎神、供神,肥雞比賽是評比哪一家人對神明更虔誠。但如今,誰家的雞最肥,說明誰家會養雞,也就最懂養雞技術,就會受到鄉親們尊敬。
????? 每年元宵節前,樂城人都會相互走訪,看看左鄰右舍參賽的“肥雞”,心里也暗自給各家的“肥雞”打分,看誰家的雞會最終奪得冠軍。由于今年元宵還沒到,樂城村民老梅熱情地給記者看他往年肥雞比賽的獲獎照片。照片上圓鼓鼓、飽含油脂的肥雞,仿若一件晶瑩剔透的藝術品,令人神往,吊人胃口。
????? 到了元宵節這天,樂城各家將自家養得最肥的雞煮熟參賽,供群眾欣賞,再由鄉賢組成的評委會評選出奪魁肥雞。
????? “如果你此刻在古城一路走過,會見到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每家門前都放一方桌,桌上用盤子擺放煮好的肥雞,還要加些個人創意進行點綴與烘托。如某家門前除肥雞還有牛和虎生肖塑像,象征牛年去虎年到。有的肥雞嘴里叼著鮮花,脖子掛著項鏈,象征美好生活。”樂城居民老梅說,除了賽肥雞,樂城人鬧元宵還有武術表演、舞獅、歌舞等文藝節目穿插其間。
??????樂城鬧元宵一直延續到深夜,曲雖終,但人卻未散。
????瓊海年俗文化:“三茶五酒”祭奠祖先
? ??? 瓊海人過年有很多風俗。比如“送窮”。一到農歷廿二廿三,家家戶戶就忙著打掃室里室外衛生,清洗蚊帳被褥,連籮筐家具也洗刷一遍,把內內外外都收拾得干干凈凈。然后把幾件破舊的東西拿到村口放火燒掉,稱為“送窮”,意思是把那些晦氣全部送葬掉,以換來新一年的好運氣。
????? “備年”。把“窮”送掉,就上市趕集采辦年貨了。給全家老少都買套新衣服、鞋襪,添置家具農具,油鹽醬醋、春聯年畫、紙錢香燭等等。北部地區,磨米做年糕,稱為“甜粑”,寄意明年能種得一塊大田,日子過得甜甜蜜蜜。南部地區制作花生爆米花糖,意為明年日子火爆甜蜜。除夕之前,貼好門聯年畫,門楣上還貼有一種叫“籬屺錢”的紙符。
????? 瓊海人祭奠先人的祭品有很多講究。“三茶五酒”是三杯茶或五杯酒。齋菜一般是水芹、茄子、豌豆、京粉絲、魚等。“圍爐”之后,大家入睡,躺進暖暖的被窩里“孵年”,意為期望明年是個溫飽之年。
????? 瓊海南部福田、上埇、潭門等地,還流行一種“做新娘酒”的習慣。年內有女兒出嫁,初一回娘家拜年,得把叔伯兄弟各戶拜遍。每戶都擺上酒席,等著女兒女婿上門拜年。只怕是動一動筷子,吃一兩口菜也行。家主還得給女兒女婿送紅包。女兒女婿只送上爆竹,一般是個“炮車”,一進門就放,告訴大家,兒女回門拜年來了。當然,凡拜年的人都要帶去鞭炮禮品。因此,村子里,大年這幾天都炮聲不斷,笑聲不斷。
?????“炒谷口”,在初三上午舉行。這頓午餐的飯菜全是炒熟的。北部地區的年糕這天才切成小塊煎軟來吃。“炒谷口”,取意為盼望今年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人們豐衣足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