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2010年中國海關稅收超過1.2萬億元新華社發
2010年全國海關稅收歷史性突破萬億元大關,共征收關稅和進口環節稅1.25萬億元,增長35.9%——海關總署今天公布的這一組數據是響當當的也是硬梆梆的。這些數據說明了什么?關稅的增長與老百姓的生活有怎樣的關系?透過關稅可以讀出哪些外貿的信息?
關稅增長:離百姓生活其實很近
說起關稅,海關的官方術語是“海關稅收凈入庫”,這里的“庫”是“國庫”之“庫”。無論是面對地震和洪澇災害迅速動員集中力量辦大事,還是近年來國家投入到教育、醫保、社保和保障房的一長串民生財政成績單,都離不開中央財政。
2010年,是國務院批準海關恢復征稅30周年。數據顯示,30年來,海關累計征稅7.43萬億元,占同期中央本級財政收入的比重保持在30%左右。關稅離老百姓的生活并不遠。
從關稅的增長還可以讀出什么?
關稅是國內經濟狀況的晴雨表。2001年加入世貿以后,中國政府按照承諾連續下調了進口關稅稅率,如果考慮貿易結構因素,目前我國加權關稅水平僅為3%左右,已經接近發達國家關稅水平。關稅水平下降,但關稅大幅增收,原因是中國經濟在“飛奔”。
2010年隨著我國經濟回升向好趨勢不斷鞏固,外貿進出口快速增長,各主要稅源商品進口均呈增長態勢。特別是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擴大內需戰略,積極擴大進口,2010年我國進出口總值為29727.6億美元,同比增長34.7%,海關稅收有了穩定的稅源保證。
稅中乾坤:為加工制造業轉型升級“加油”
有關專家指出,我國經濟增長方式正在經歷從出口導向型向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轉變。
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排名已躍居世界第2位。海關監管加工貿易企業由2005年的9.1萬家增長至2010年的11萬家,加工貿易已經成為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為解決就業、穩定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
全國海關面對新形勢,大力推進加工貿易內銷便利化,制訂了適合內銷的便利審價原則,既便利企業發展又增加了海關稅源。2010年以來,我國繼續實施擴大內需的政策,積極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國內需求持續回暖使加工貿易內銷持續快速增長。
盛光祖分析說,海關監管面臨的形勢既明顯不同于改革開放初期的情況,也不同于前幾年我國經濟迅速發展、貿易額特別是出口量大幅增加的情形,而是在發達國家、新興經濟體、第三世界國家的多重競爭壓力下,既要進一步平衡進出口總量,又要不斷地調結構、增效益,還要隨時準備應對各種急難險重的新任務。
“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將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引發深刻的變革。”海關總署署長盛光祖指出,“我國對外開放形勢由出口和吸收外資為主轉向進口和出口、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并重,迫切需要完善更加適應發展開放型經濟要求的體制機制。”
未來走向:尋求增長之外新的亮點
除了為國庫增加大筆的真金白銀,關稅還在發揮特殊的作用。
與被稱為“白色污染”的傳統一次性餐具不同,上海勝利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經營的一次性包裝材料和餐具是由天然植物芒桿制成的,而且整個生產過程沒有污染排放,屬我國自主研發的綠色環保技術。
2009年該產品成功打入海外市場,就在企業滿懷信心準備大展手腳的時候,美國方面卻傳來了消息:此類產品要站穩市場必須通過美國食品包裝行業的相關認證。要通過認證,企業必須投入大量資金改造工廠,由于該類產品當時出口退稅率僅為5%,加之尚未完全擺脫國際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勝利公司一度因資金問題陷入發展困境。一籌莫展的企業來到上海海關求助。
海關專家敏感地認識到勝利公司所反映的不僅僅是一家企業的生存問題,而是關系到整個芒桿制漿技術行業的發展。為此,上海海關從推動自主研發環保技術發展出發,指導行業運用技術手段將芒桿漿料制品與普通木纖維制品區分,同時配合有關部門將芒桿漿料制品的出口退稅率由5%上調至13%。2010年以來,上海勝利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從上海關區出口至美國的芒桿漿料制品大幅增加,出口額同比增長約四成。據上海海關統計,2010年,上海關區芒桿漿料制品出口額達2443萬美元,同比增長55%。
由于稅則調研所推動的稅率變化可以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因此近年來海關十分重視運用這一政策措施為先進制造業發展“加油”。“自2008年稅則調研開展以來,上海海關提出的關稅類建議被國務院稅則委采納的已達10余條,汽車、鋼鐵、能源、電子等諸多行業因此受益,對國家經濟轉型起到了積極作用。”上海歸類分中心主任黃曉蕓介紹道。
在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大以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諸多因素影響下,今年海關稅收不光盯緊增長,還將提高稅收質量作為重要目標,“稅收的財政和經濟調節作用將進一步增強,海關稅收要成為國家宏觀調控的有力手段之一。”盛光祖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