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聯合報》20日報道,國際組織指出,全球人口爆炸加上氣候變化的持續影響,預告全球將在10年內出現糧食短缺。盡管如此,不是每個國家都會面臨缺糧困境。
“環球生態基金會”18日發表報告指出,美國、中國及部分北歐國家,將是氣溫和雨量改變后,農作物產量不減反增的幾個國家與地區。
報告是根據聯合國2007年發表的氣候變遷數據,推斷2020年前,地表均溫升高攝氏2.4度時,將對地球造成的沖擊。
研究中指出,人口成長快速,2020年時,全球人口將增加8億9000萬人,總人口達78億,遠超過目前的69億。
但世界4大主食:小麥、稻米、大豆、玉米,將面臨全面性短缺,無法喂飽新增的人口。結果是饑餓現象更為普遍,每5人就有1人挨餓,高于現在的每7人有1人。另外,糧價將飆漲20%。
整體來說,非洲預期受創最甚。由于溫度更高、更干燥,非洲大陸近三分之二可耕地在2025年前就會消失;玉米也在一些地區完全絕跡。
美國玉米產量會減少,但小麥產量反而會在本世紀的前數十年增加5%至20%。北歐小麥產量也將增加3%至4%。
幅員廣闊的亞洲在作物收成和雨量方面則有戲劇性的差異。研究指出,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稻米和小麥生產國,“產量可能銳減30%”。
但世界第一大稻米及小麥生產國中國卻相反,“農作物產量預期提高20%”。
?
?
相關鏈接
近期全國豬肉價格穩中有漲 糧價基本穩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