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滬深兩市遭遇結構調整與流通性的雙重壓力,調整至2661點后,開始得到估值、趨勢線以及成交量等多因素的支持,連續四日上漲,給大盤帶來新春佳節的喜慶氣氛。然而,更考驗市場的是中長期趨勢已步入臨界拐點。關鍵點有三:一是指數位置重新返回強勢區域(2800點以上);二是中大市值品種持續活躍;三是成交量能夠穩步放大。三者齊備,則中期趨樂觀。
首先,上證指數在回補去年國慶長假跳空缺口過程中,有過兩天出現觸及2319點見底以來的“地量”(滬市日成交700億以下,即1月18日的688億和26日的680億),地量之后大盤隨即出現反彈,延續2319點以來的價量規律,從另一側面表明市場依然承認1664與2319點所構成的中期上升趨勢。就這一趨勢線的技術含義而言,只要能夠維持于該趨勢線上方運行(目前位于2420點附近),1664與2319點的歷史性“雙底”就是有效的。我們都知道,市場觸及上述兩個低點時,估值水平均已進入歷史低位區域(市盈率分別是為13倍與14倍左右),經驗證明,估值底部均成為歷史性拐點。然而,市場有一個疑問,此時不同彼時,全流通背景下的估值區間會不會出現進一步下移?特別是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又處于強烈碰撞的時候,市場會不會進一步向下悲觀預期呢?是否進一步向下悲觀預期,我認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房地產板塊。近期新一輪房地產調控政策再次出臺,房產稅也已正式試點,在此沖擊下,萬科、保利、招商等并沒有簡單直接破位下行,這是998點以來的長期趨勢線區域位置。如果中短期內地產股選擇向下破位,那么上證指數將會擊穿1664與2319點所構成的中期趨勢線支持。目前情況還是偏于樂觀的。
從移動平均線所處的狀態看,中短期趨勢也已變得十分敏感。目前上證指數的半年線(120)與年線(250日)正在2800點附近粘合,這是對市場趨勢影響最大的兩條均線,特別是最近二周,上證指數一直運行于這兩條均線之下,如短期內不能站穩于2800點以上,那么市場構建上漲趨勢的難度就會越來越大,春節前后無疑是一個考驗時點。與此同時,此前兩年一直領導市場人氣的中小板指數,經過一個月的大幅調整,已直接觸及250日年線,“三重頂”頸線正在成為未來反彈的阻力區域,從月K線周期看,也已觸及10月均線,長期趨勢面臨重大考驗,通常規律是會有一次強力反抽。綜合而言,短期反彈趨于樂觀,但中長期趨勢更值得我們關注。
接下來,我們再來觀察近期市場熱點的變化,除水利、高鐵等主題投資外,一個顯著特點是中大市值品種的并購重組題材開始得到市場的持續認同。中國南車、南方匯通、中國一重、中國重工、中海油服、中國船舶、中船股份、中國西電、二重重裝、太原重工、晉西車軸、西北軸承、內蒙華電、葛洲壩、柳工、航空動力、上海機電、中海集運、中國遠洋、華域汽車、北方股份、文山電力一系列重組整合信息,正在不斷刺激這批中大市值品種逆勢轉強,創出一年多新高或歷史新高。上述已不是個別現象,并漸漸成為一種趨勢。
深入一步講,購并整合至少有三方面因素的支持:首先是得到相關的政策支持與推動。去年9月,國務院頒布《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應該是標志性的,目前從央企到地方,已呈現層層推動的格局。整體上市成為各地國有企業的發展趨勢。其中,央企整合最被市場所重視。其次是市場熱點長周期的轉換。就像上一輪經濟增長周期(2001-2010)中,股市形成資產重組、藍籌股、高成長的三個熱點周期。有一些數據表明,目前可能正轉入新一輪經濟周期的啟動位置上。從上一輪經濟增長過渡到新一輪周期的時候,投資者情緒、市場結構總是復雜且混亂的,此時,市場更認同與宏觀經濟關聯度相對較弱的主題投資,如購并整合等,特別是處于行情估值歷史底部區域的購并整合,更容易得到市場認同。再次是購并整合也有較充分的資金的支持。對于上市公司而言,近兩年的募集資金創紀錄,特別是2009年以來IPO超募資金達到了3847.64億元,占募集資金的56%,目前尚有2583億元未使用,這些資金在相當程度上可能用于同行業或跨行業間的購并。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