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鄭州2月10日電? 鄭州鐵路局10日在此間發布的消息說,世界首條修建在大面積濕陷性黃土地段的高速鐵路——鄭西高鐵安全運營一周年,并安全開行時速350公里動車組列車6830趟次,變身成為貫通中西部經濟的“金腰帶”。
?
線路全長505公里的鄭西高鐵為客運專線,起自鄭州,止于西安,是中國中西部地區第一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
?
值得關注的是,鄭西高鐵也是世界首條修建在大面積濕陷性黃土地段的高速鐵路,全線8成地段處于濕陷性黃土地區。在此之前,世界上并無在濕陷性黃土地區修建無碴軌道客運專線的先例。因此,它能否安全運備受外界關注。
?
在鄭西高鐵開通之前,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胡瑞林曾向媒體介紹,濕陷性黃土是在干燥情況下比較穩定,遇水之后會顯著沉陷的黃土,在國外主要分布在俄羅斯,在國內主要分布在陜西、山西以及河南靠近陜西的地區。他說,如果地基沉降幾毫米,列車運行中就會釀成大禍。
?
鄭州鐵路局發布的消息說,截至2月6日,鄭西高鐵已經安全運營一周年。一年來,僅鄭州鐵路局就發送旅客436.7萬人,日均1.227萬人。特別是春節、清明節、“五一”長假等節假日期間,更是趟趟爆滿,收到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
據介紹,鄭西高鐵的投入運營,讓沿線的鄭州、洛陽、三門峽、華山、渭南、西安等市迎來了旅游業的春天。沿著鄭西高鐵這條“金腰帶”,只需2個多小時,便可穿越鄭州、洛陽、西安三座千年古都。一年來,豫陜兩省相繼開發的跨省旅游合作、跨市旅游新線路等多種旅游合作項目頻頻閃現,設有高鐵車站的城市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增幅均在20%以上。
?
鄭州鐵路局消息表示,鄭西高鐵在促進旅游發展、加速人員流動的同時,讓中西部經濟血脈流暢起來。鄭西高鐵的開通運營,豫陜兩省進入發展快車道。中原經濟區建設正如火如荼,河南在中部崛起中扮演的角色更加突出;《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實施,陜西在西部大開發中的橋頭堡地位更加明顯。(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