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2月18日消息??近日,有網友報料稱,位于文昌市鋪前鎮七星嶺、建于明代的省級重點文物斗柄塔周邊土地被人非法占用,建起一座占地約6、7畝的祭祖墓園,與周邊景觀很不協調,顯得十分突兀。
?
記者隨后趕赴文昌展開采訪,證實了網友反映的上述情況。文昌市國土環境資源局有關負責人稱,該墓園沒有經過相關部門審批,屬于違法占地。文昌市博物館館長黃志健則表示,已向省級文物保護部門反映該情況,等待相關部門的決定。
斗柄塔下耗資百萬元建祭祖墓園
?
接到網友報料后,記者于2月15日前往位于文昌市鋪前鎮七星嶺上的斗柄塔探訪。這天,下著朦朦陰雨,在當地群眾的指引下,記者找到了前往斗柄塔的唯一路徑,上山的土路因連日陰雨泥濘而非常濕滑泥濘,十分難走,經過十五分鐘的路程,薄霧環繞中的斗柄塔映入記者眼簾,同時,一座尚未完工的大型墓園出現在眼前,墓園依山而建,修建了長長的臺階,邊上隨地擺放著建筑用的瓷磚及沙土,施工用的插線板被隨意裸露在長廊階梯上。
登回旋梯而上,一片平地上豎著幾座大型墓碑,墓碑后是一片墓地,不遠處還有一座未涼亭,地磚和欄桿用料全部為大理石。盡管墓園尚未完工,但無論是遠觀還是近看,都已頗具氣勢。
據引路的群眾介紹,附近村莊居住的都是X姓人家,此地應該為他們集資建設的X氏祭祖陵園,占地面積大約有6、7畝的樣子,從陵園規模和用料來看,耗資或超百萬元之巨。另一知情者則稱,X氏祖墳原來并不是很大,但后來可能是有人倡議建造墓園,才修建成了今天這樣的規模。
由于未能在現場找到負責修建墓園的負責人,附近村民也未提供相關聯系方式,因此記者沒有能夠了解到有關這座墓園的更多情況。
墓園距離明代文物僅200米
從墓園旁的山路再行走不過五分鐘便來到了斗柄塔,據資料記載,該塔始建于明代天啟五年(1625年),是明代尚書王宏告老還鄉時籌資建造,以航標和鎮妖為目的,距今已有近400年的悠久歷史。
塔記者注意到,雖然斗柄塔在去年5月已升格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塔前鐫刻的指示碑仍是文昌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標識。走進塔內,無照明設施,塔心空圓,一縷光從塔頂射下十分微弱,沿壁有狹長的階梯,僅可供一人行走,階梯陡峭,螺旋直上可通塔頂,每層皆有相通用于采光和通風的拱門。
登上塔頂,可清楚看到不遠處的大型墓園,據記者目測,塔頂至墓園的直線距離大概僅有200米左右。據了解,國家頒布的《文物保護法》有規定,在文保單位的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鉆探、挖掘等作業。
那么這座墓園的建設是否違反了《文物保護法》?墓園建設是否經過有關部門審批呢?
國土部門稱未經批準屬違法占地
對于葉氏墓園的種種疑問,記者隨即前往有關部門了解詳細情況。文昌市鋪前鎮委符書記對該情況表示詫異,“并沒有聽說過有這樣一座墓園,而且這樣的墓園也絕對不可能的批準”。該鎮邢鎮長則表示,自己并不清楚墓園建設情況,也沒接受過該項目建設的審批申請。
隨后,記者又來到文昌市國土環境資源局進行采訪?!拔覀儧]有接到過在斗柄塔下建設墓園的審批申請。”該局土地利用股葉奮股長說,同時,他表示,類似于墓園這類的特殊用地建設需要經過有關部門的審批,否則就屬于違法占地,將由管理監察土地違法的監察大隊出面進行查處。
負責文昌市文物管理的文昌市博物館館長黃志健告訴記者,他已經知道葉氏墓園建設的情況,并及時向省一級文物部門作了反映,“雖然斗柄塔是省級重點文物,但是由于沒有劃定保護范圍,我們也不好進行管理工作。”
“去年我們就曾向市政府遞交了請求劃定斗柄塔保護范圍的申請文件,但至今并未收到相關批示”。文昌市文體局文化股謝股長向記者出示了當時的書面申請報告,報告中擬定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是以該塔中心位置為起點,分別是四周半徑50米內及300米以內。
在文昌市鋪前鎮七星嶺主峰上,巍然聳立著一座百年古塔——斗柄塔。
據資料記載,該塔始建于明代天啟五年(1625年),是明代尚書王宏告老還鄉時籌資建造,以航標和鎮妖為目的,距今已有300余年的悠久歷史。塔呈八角形,共7層,高20米,可惜塔頂原有的寶珠形塔剎已被毀壞,現僅存覆盆。晴日登塔,近可俯視蒼翠林海,遠可眺望雷州半島。
1986年,該塔被確定為文昌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5月,被確定為海南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被申報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在申報材料中,有專家認為,斗柄塔保存較好,符合力學原理,是海南省較有代表性的風水塔。置于塔頂可遠眺大陸,對航行和軍事上都有重要的航標意義,同時,也為研究海南古塔的發展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