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安曼2月19日電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凱瑟琳·阿什頓最近對中東地區進行了訪問。阿什頓此行透露出歐盟中東外交政策的走向。
增加地區影響力
阿什頓14日至16日先后對突尼斯、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區、黎巴嫩和約旦進行了旋風式訪問。
受地緣政治和歷史傳統影響,歐盟與北非和西亞地中海沿岸阿拉伯國家保持著緊密的政治和經濟聯系,歐盟期望繼續鞏固和加強與這些國家的雙邊關系,維持在該地區的傳統影響力,采取的首要措施是加強經濟援助力度,支持經濟改革,增加經貿合作項目,幫助改善民生和教育,維護這些國家的安全和穩定。
阿什頓14日在結束對突尼斯訪問后立刻宣布歐盟將向突尼斯提供總計2.58億歐元經濟援助,其中1700萬歐元立即提供,全部款項將在2013年到位。她還表示,目前歐盟已開始與歐洲投資銀行協商,將在本財年動員10億歐元的投資,突尼斯將率先從中獲益,“這筆錢將被用來支持中小商業機構和推進基礎交通設施建設”。
此外,歐盟將于數月內與突尼斯達成一項貿易協議,以促進突尼斯經濟恢復和發展,還將與突尼斯過渡政府共同組織一次旨在幫助突尼斯吸引投資的國際會議。訪問中東期間,阿什頓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為支持突尼斯、埃及和北非其他國家執行經濟改革計劃,歐盟將至少籌集25億歐元向這些國家提供經濟援助。
支持恢復巴以和談
中東問題有關四方——聯合國、美國、歐盟和俄羅斯本月5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行會談,就中東問題及埃及等中東地區國家局勢進行了磋商。歐盟方面表態,鑒于埃及等中東地區國家最近的局勢變化,中東和平進程取得進展尤其重要,“地區事件不應該干擾我們達到未來的目標”。
正是基于上述立場,阿什頓在本次中東之行中,會晤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外長利伯曼、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總理法耶茲和約旦國王阿卜杜拉等中東和平進程的重要參與者,與他們廣泛交換了意見,并力促以巴雙方盡快恢復陷入僵局的直接談判,按照既定時間表,在今年9月實現巴以和平,建立巴勒斯坦國。
據約旦宮廷發布的聲明,阿什頓在與約旦國王阿卜杜拉會見時,雙方達成共識:巴以沖突是中東問題的核心,在兩國方案基礎上解決巴以問題將有助于地區實現長期和平、安全和穩定。
阿什頓在安曼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中東和平進程從未像此刻這樣迫切需要向前推動,它關系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獲得安全和穩定,這是極其重要的目標,這個目標需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實現。”
她指出,有關各方和國際社會希望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通過合作來共同實現這個目標,歐盟將樂見其成,并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和幫助。
去年9月2日,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華盛頓重啟了中斷近20個月的直接和談,但談判僅進行了兩輪就因以色列拒絕延長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限建令而陷入僵局。
影響尚待觀察
盡管阿什頓中東之行透露出歐盟中東外交政策的一系列新舉措,但這些政策能否產生效果尚有待觀察。
歐盟所提出的一系列經濟援助政策首先取決于受援國是否有一個穩定的政府和投資環境,如果各國政局陷入混亂,各項經濟援助措施將無從談起。另外,受援國政府對于歐盟的援助力度和時間表也存在不同意見。突尼斯一位政府高官表示,歐盟目前提出的援助數額是“荒謬可笑的”,它證明布魯塞爾并沒有做好準備。
另一方面,盡管歐盟強烈敦促以巴恢復直接談判,在今年9月達成和平協議,但來自以色列方面的表態卻并不積極。在15日阿什頓與以色列外交部長利伯曼舉行會談時,利伯曼明確表示,伊朗核計劃對以色列的威脅是首要問題,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后,實現以巴和平的可能性才會加大。
同樣,對于巴以和談的前景,此間政治分析人士也并不樂觀。約旦政治分析家阿布·魯曼認為,在地區新形勢下,以色列的政策可能更傾向于以自我為中心,將安全問題置于一切問題之首,而不再尋求與巴勒斯坦通過和談來實現和平。(記者蘇小坡 王棟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