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2月22日消息(記者史瑞麗 曹杰)“高起點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是確保經濟良性運行的根本性措施”。海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我省“十二五”期間,要提升發展以旅游業為龍頭的服務業,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集約發展新型工業,升級發展熱帶特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海洋經濟,繼續實施“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高科技支撐”的產業發展戰略?!笆濉逼陂g,我省將實現海南發展的新跨越,著力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經濟結構,徹底甩掉欠發達省份的帽子,以開放、綠色、高科技為主要特征的特色經濟基本形成。
旅游房地產
開發高質量、高水平、多層次的旅游商務房地產
保持旅游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積極引導和發展與國際旅游島發展目標相適應的旅游房地產業,科學規劃、合理引導房地產業發展的類型、規模和速度,保持房地產業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
充分利用好濱海、濱河、濱湖等優質土地資源,開發高質量、高水平、多層次的旅游商務房地產,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大力發展商業房地產,打造高品質的綠色低碳社區,逐步形成以海口、三亞為兩大中心,東西部均衡發展,區域特色各異,互補性強的旅游、商務房地產空間發展格局。
現代農業
建成國家重要的蔬菜水果生產基地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未來五年,要重點建設好“五基地一區”,即國家冬季瓜菜生產基地、天然橡膠基地、南繁育制種基地、熱帶水果和花卉基地、水產養殖與海洋捕撈基地、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流通業,推進農業現代化,把海南建成國家重要的蔬菜水果生產基地。
?
支持實施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工程,完成海口、文昌等12個區域性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
農民增收
轉移農村勞動力40萬人以上
?
采取多種措施增加農民收入。培養造就新型農民,結合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產業結構特點和勞動力需求,增加財政投入,整合各種涉農教育資源,有針對性地大規模開展農村勞動力務農技能和轉移就業技能培訓;培訓農村勞動力25萬人以上,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0萬人以上。
?
實施農民增收計劃,積極發展和擴大外出打工經濟,增強農產品加工園區和重大項目建設吸納農民轉移就業的能力。
?
?
高新產業
建產學研究結合的光伏產業基地
?
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加快建設海南(澄邁)生態軟件園、靈獅創意港和三亞創意園。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增強南藥、黎藥、海洋藥物的自主研發能力,加快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建設光伏電池研發中心,形成產學研結合的光伏產業基地。依托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建設,發展航天配套產業。
?
改善民生
財政增收部分55%以上改善民生
?
“十二五”時期,我省將建立符合省情、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創新社會管理機制,著力解決勞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等重大民生問題,堅持各級財政增收部分55%以上直接用于改善民生。
?
完善和落實財政稅收、金融信貸、社會保險補貼等各項就業扶持政策等,計劃到2015年,新增就業崗位40萬個,轉移農村勞動力4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
完善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健全工資指導線、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和行業人工成本信息發布制度。采取家電、汽車、摩托車、建材下鄉等有效措施,提高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堅持各級財政增收部分55%以上直接用于改善民生。
?
圍繞打造全省“1小時三級醫療機構服務圈”,實施“東西南北中”衛生發展戰略,投入約54億元,使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投入約230億元,逐步提高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待遇水平,推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全面建立城鎮居民養老制度,不斷擴大受益面,統籌城鎮從業人員養老保險省級補助。到2015年,各項社會保險基金征繳率超過90%,社會化發放率達到100%。
?
同時,完善城鄉低保、臨時救助、災民救助、城市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等制度。將農村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支持市縣公益性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加快城鄉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推進高齡、失能病殘老年人的基本養老服務。支持敬老院、兒童福利院等項目建設,加強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建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