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消息3月5日?? (記者陳玉明、羅沙)“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資源國和最主要的稀土初級產品出口國。但是,我國稀土資源優勢不能有效轉化為產業和經濟優勢,主要就是因為國內稀土行業企業規模小,集中度低,產品附加值低,缺乏具有創新實力的大型稀土一體化企業集團。”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五礦集團總裁周中樞說。
?
周中樞說,當前稀土產業科學發展面臨諸多問題。以南方中重稀土為例,稀土采礦企業和冶煉加工以單體企業為主,地方政府下發的采礦證主要集中在當地采礦企業手中,而冶煉加工出現了中央企業、地方國有企業、民營及外資企業爭相發展的局面。這種礦山與冶煉加工分割局面進一步阻礙了產業的健康發展,并帶來三個問題:
?
一是產業發展不均衡。采礦環節由于利潤較高導致盜采亂挖現象嚴重,冶煉加工企業只有微薄的初級加工利潤,深加工企業受限于原材料成本高漲,更難以開展技術創新和支撐企業向深加工環節發展。
?
二是資源保護難度大。稀土冶煉加工環節產能大,冶煉企業之間競爭激烈,造成原料供應緊張;加之稀土原礦資源分布分散,易于全民開采和初加工,價格增長幅度越大,采礦環節盜采、原材料走私行為控制越難。
?
三是資源難以集約使用。由于各環節企業規模整體偏小,且上下游之間無產權聯系紐帶,無序競爭造成資源浪費,部分資源品種不能有效利用,難以形成規模競爭優勢與整體創新優勢。
?
周中樞建議,為促進我國稀土企業做大做強,推動產業升級,應推動整合組建大型稀土一體化企業集團。通過打造大型稀土一體化企業,不斷提升稀土產品的附加值,保護寶貴的稀土資源,促進資源集約開發利用和增強中國稀土行業在世界的話語權。
?
首先,應調整配置規劃礦區采礦權,打破稀土礦山與冶煉分割局面。建議國土資源部牽頭,在國家規劃礦區內對稀土采礦權進行調整配置,將資源配置給有社會責任擔當、資源綜合回收利用高、技術管理好、綜合實力強的企業,推動稀土企業向一體化發展,實現兼顧礦山開發、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的科學開發。
?
其次應推動南方稀土礦山與冶煉加工企業聯合重組。以有中重稀土經營優勢的大型企業和資源地政府作為稀土礦權和礦山整合的主體,通過合資方式組建稀土采、選、冶、加工一體化生產企業,逐漸構建以大型企業集團為主導的稀土產業格局,提高產業集中度,走集約化發展的道路。
?
第三,應支持大型稀土生產企業技術創新。將稀土開采和礦產品生產指令性計劃指標、稀土產品出口配額向聯合企業傾斜;以技改貼息、研發項目財政補助及稅收優惠等多種方式,優先支持擁有一定研發力量和研發團隊的企業,鼓勵稀土深加工企業投入資金和吸引研發人才,提高稀土深加工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實現促進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稀土產業良性發展的目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