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舉行“政協委員談公共外交”專題記者會,圖為新聞發言人趙啟正用自制的圖版解釋中國“公共外交”。中新社發劉震 攝??
?
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 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領域面臨怎樣的挑戰?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5日在此間說,“首先是競爭”。他形象地比喻,“有的國家是輕巧地按計算機按鈕掙的錢,而我們是縫紉機一針一線掙出來的。”
?
趙啟正在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當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做上述回答。
?
趙啟正說,商業上的競爭很正常,但要正派的競爭,如產品質量、售后服務,這些都是首先要做的。
?
“這種競爭很激烈,而中國并不是很有優勢”,趙啟正說,因為我們專利數量不夠,并以iPad為例作了說明。
?
“這就是因為我們出口結構不好”,趙啟正強調,說中國出口多,GDP第二了,“那真是流汗的錢,加班加點的錢……怎么辦?努力吧,多為科學技術做貢獻吧,這是第一條。”
?
趙啟正認為,第二條,就是出去收購老遇到挫折。比如,華為收購“3Leaf”,并不是全買了,是買一部分工廠和一部分專利,對方說中國工廠買去不行。“拿我們的錢買美國的產品,只不過這個產品是一個工廠,這完全可以平衡美國的貿易逆差,并且這個錢還是按億算的,但是對方不干。因為他們對中國不放心。”
?
“這是政治障礙”。
?
趙啟正還說,如何讓這種政治障礙對中國的懷疑論消除,得靠公共外交,靠大家多出去走走,對外說明中國。
?
全國政協委員陳昊蘇、韓方明、葛劍雄、黃友義、袁明、蔡建國也出席同場記者會,并就公共外交回答了記者提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