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新三板擴容的各種版本消息接踵而來,令人目不暇接。可以說,新三板擴容已成為今年證券市場的焦點事件。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2011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曾表示,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抓緊啟動中關村試點范圍擴大工作,加快建設統一監管的全國性場外市場。
3月5日,參加兩會的尚福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相關制度安排已經基本到位,還有些技術細節要繼續努力。目前并無何時擴園的時間表,等到條件具備的時候就會擇機推出。
與各地政府部門、高新園區以及券商摩拳擦掌爭搶先機相比,業內人士更關注新三板擴容涉及的關鍵問題和細節,并表達了不同的見解。
綜合來看,國家級高新園區是分批試點還是一步到位,引入做市商制度以解決流動性,企業掛牌率先實行備案制,建立轉板制度,確定投資者準入門檻,這5大問題仍有待明朗。
??分批試點還是一步到位?
2010年9月,國務院新批了13家省級高新區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這就使得原有的56家國家級高新區、楊凌示范區(楊凌農業高新區),增至目前總數的70個。
“新三板”擴容的最終方向是,將中關村園區代辦股份轉讓試點擴大到其他具備條件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未上市高新技術企業。
而即將推出的新三板擴容方式是采取分批試點還是一步到位則是各地高新園區最為關注的。
目前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先采取分批試點的方式,即在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進行轉讓試點的基礎上,吸收具備條件的高科技園區進入第二批試點。
此外,鑒于監管層對市場創新的一貫態度,新三板擴容或許也會沿襲其他市場創新“先試點后鋪開”的原則,分批推進。因此,業界普遍認同首批擴容園區在15-20家,選擇對象為國家級高新區。
業界人士認為,首批擴容試點園區入圍評審辦法或將主要考量三方面:一是園區經濟總量;二是擬掛牌企業以及后備企業資源情況;三是已獲得主辦券商推薦掛牌的企業數量等。在這些園區之中,較大的高新技術園區有望首先進入新三板,如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東湖高新區、西安高新區、蘇州高新區、成都高新區等。
也有業內人士建議,分批試點不如一步到位。眼下,爭搶入選第二批試點名單,已經演變為各地政府及所屬高新園區之間的較量。許多高新園區及相關省市攜手“叩關”,乃至對掛牌企業給予優厚的獎金,全力沖刺新三板擴容名單。這對政府的資源是一種浪費,對企業也不公平。
引入做市商解決流動性?
2006年1月,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報價轉讓系統(即“新三板”)正式推出,但由于交易成本較高、效率過低,絕大多數股票成交稀少,流動性差。
新三板引入做市商制度解決流動性問題已成業界共識。
新三板引入做市商制度后,每家掛牌公司可以選定兩家以上有做市資格的主辦券商擔任做市商,做市商將向市場提供雙向報價,投資者根據報價選擇是否與做市商成交,投資者委托不直接配對成交。
在海外市場中,做市商存在于各個層次的市場。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在新三板推出的初期,可以將證交所的“集中競價”模式移植過來,以適應散戶或中小投資者的交易習慣;與此同時,在大宗交易或零交易量發生時,可以試行做市商制度造市。等到時機成熟時,在新三板市場全面實行做市商交易制度,取消集中競價交易方式。
西部證券代辦股份轉讓部總經理程曉明則認為,新三板要引進做市商,原因、動機不只是為了解決新三板的流動性問題、交易問題和融資問題,而是由于創新公司業績波動大,一般投資者難以直接根據公司披露信息進行估值,需要做市商這個專家來發現公司價值,引導投資者。
率先嘗試備案制?
目前,主板和創業板的發審制度采用核準制。核準制雖能嚴格把關準入者的質地,但加大了審核成本,降低了公司上市效率。為此,一直有人主張在場內市場采用備案制,取代核準制。
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標準偏低。相關指引文件顯示,凡存續滿兩年的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突出,具有持續經營能力,公司治理結構健全、運作規范,股份發行和轉讓行為合法合規,并取得公司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出具的非上市公司股份掛牌轉讓試點資格確認函的,均可申請在新三板掛牌。
雖然在新三板掛牌交易的企業無需經過中國證監會審批,只要通過主辦券商向中國證券業協會備案即可掛牌交易,但實際執行中仍是審批管理,以保證掛牌公司質量。
未來,新三板有望率先嘗試備案制。備案制的實行將極大便利企業到新三板掛牌上市,增加新三板的吸引力,并將為主板和創業板從核準制向注冊制過渡積累經驗。
建立轉板制度?
作為一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立新三板與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之間的轉板機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新三板畢竟還只是一個試點,真正的場外市場框架更待進一步明確。
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賀強認為,應該考慮建立證券市場場內市場與場外市場的轉板機制。在主板市場掛牌的上市公司,如果在經營中達不到主板的上市條件,可以退市,轉入場外市場交易;這樣不僅可以解決目前上市公司退市難的問題,還可以保證主板市場上市公司的質量,同時避免由于上市公司退市而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的現象。
他認為,同時還應當考慮,今后凡是在場內市場上市的公司一律從場外市場掛牌的企業中選拔,那些在場外市場不斷得到發展與完善的企業才最適合升入場內市場。
據統計,自2009年7月證監會受理創業板IPO申請以來,有6家新三板公司仍處待審狀態;2家公司上會無功而返。2009年8月,久其軟件登陸中小板,開創了新三板轉板的先河。此后,北陸藥業、世紀瑞爾成功轉板創業板。可見,就目前情況來看,新三板轉板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放寬投資者準入制度?
與做市商制度有望同步引入的是合格自然人準入機制。據稱,符合條件的普通投資者有望參與新三板交易,交易門檻可能借鑒創業板、股指期貨合格投資者的標準,考慮參照“2年股齡,50萬資金”擬定,報價最小單位也將由每手30000股降為1000股。
全國政協委員、深圳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陳東征日前表示,個人參與新三板投資的門檻,不應該比創業板低。“三板企業相對風險比較大,如果都放開,個人投資者的風險比較大。創業板還有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辦法,何況新三板?”
這表明,新三板將依舊是小中型投資市場。
新三板試點5年來,掛牌公司數量逐步增加,目前共有125家企業參與試點,其中已掛牌企業78家。目前,新三板股票的交易雙方通常在線下完成價格磋商,然后在新三板系統完成成交確認。新三板交易以3萬股為最低額度,并規定對于超過30%的公司股份的交易,必須公開買賣信息。
國泰君安分析師梁靜認為,在進入穩態之后,新三板最終的掛牌企業數量將有可能達到 5000 家、是現有股票市場的 2-3 倍,這將是一個長期的目標。
若新三板掛牌企業能快速擴容,豐富的市場機會就為吸引投資者交易奠定了基礎。?(于德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