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生指標看深意
賦予新時期改善民生更加豐富具體的內涵
“‘十二五’一個重大使命是加大公共投入,完善制度,提升不同群體之間社會保障權益的公平性,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鄭功成說,民生改善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最大成果,也是我們進一步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
人民生活指標提出年增幅超過7%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兩項預期性指標,這意味著城鄉居民的收入增長幅度將快于GDP的增長幅度。
“這表達了國家經濟發展成果將更多、更直接惠及全民的導向,意味著將來城鄉居民收入會有一個較快的增長,會在很大程度上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長期慢于GDP增長的格局,這也是我們新一輪收入分配改革要追求的目標。”鄭功成說。
“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規劃草案將城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3600萬套住房列為約束性指標。住房保障事關百姓冷暖,是社會保障體系中一個基本保障項目,因而意義重大。”鄭功成認為,3600萬套的約束性指標如能按期完成,一定會極大程度地改善居民的居住條件,讓更多的百姓住有所居,也將有利于促使人們的住房消費回歸理性。而理性的住房消費,必然帶來房地產價格的理性回歸、合理回歸,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全國總人口的約束性指標,與計劃生育政策相聯系。從指標看,人口只有4900萬的增長空間。應該說,這個指標作為約束性指標,反映的是現行計劃生育政策的連續性和嚴肅性。“人口總量的控制,是人口政策的一個取向。我的理解是,人口要保持均衡增長。”鄭功成說。
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城鄉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被列為約束性指標,表明我國在社會保障方面的投入力度將持續加大,社會保障的基礎將進一步夯實。“這是對綱要提出的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穩步提高保障水平的具體體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部長呂薇代表說,社會保障水平提高,百姓才能后顧無憂,收入才有可能更多地轉變為消費,從而拉動內需,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國內消費來拉動,進而提高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鄭功成認為,提高1歲的人均預期壽命指標新意十足,它首次賦予新時期改善民生以更加豐富具體的內涵,意味著我們將以更積極、更主動的姿態來面對人口老齡化,讓人民健康長壽。
從環資指標看壓力
上下游聯動,使生活和生產方式更匹配,真正實現節能環保
來自東部沿海地區的全國人大代表坦陳,作為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的地區,資源環境約束指標壓力比民生指標的壓力更大。“抱怨資源環境約束性指標太緊,體現的是一種慣性思維,即依靠資源環境發展理所當然。這種邏輯到了必須要改變的時候了!”賈康說。
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州長刀林蔭代表認為,資源環境類的約束性指標不會影響經濟發展,只會約束那些粗放型的發展方式。當前的轉方式、調結構,就是要大力發展環保綠色產業,高污染、高耗能、浪費資源、破壞生態的產業一定要停下來,我們要追求綠色GDP。
貴州省長趙克志代表說,貴州工業化、城鎮化落后,加速發展是第一位的。但“快”的前提是“好”,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努力解決發展中的高能耗、短鏈條、低效益、不協調等問題,真正實現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
王君正認為,資源環境約束性指標的明顯增多,對各地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既是監督,也是指導。再也不能片面追求GDP的增長而忽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了,那樣的發展將無以為繼。“發展經濟并不是非得靠高污染、高耗能工業。各地應該從實際出發,合理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生態產業、清潔能源、現代服務業等特色產業。特色產業同樣可以促進經濟增長,甚至是更高、更綠、更可持續的增長。”
“要實現資源環境指標肯定有壓力,要依靠科技進步、技術創新、引進新的技術設備。只要沿著這樣的思路堅持下去,就一定能達到目標。從長遠看,資源和能源消耗降低了,成本就降低了,效益就提高了,發展的質量和動力就提高了,企業發展會更好。”貴州開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屈慶麟代表指出。
賈康指出,資源環境指標的約束性意義在于,今后經濟發展的“參數”變了,變成了“綠色參數”。他建議,要通過經濟杠桿來實現資源環境指標的約束性。“目前已在新疆試點的征收5%資源稅,就是告訴人們,不能再以揮霍資源環境為代價,資源產品更金貴更稀缺,要不斷優化資源配置。”
通過資源稅這個經濟杠桿,可促使產業鏈上游的資源企業集約化、精細化開采資源;中游企業更加重視技術創新和改造,因為受資源價格上漲制約,誰技術先進,誰就占得市場先機;下游最終產品的使用也將促使消費者生活方式轉向低碳。代表委員們表示,這樣的上下游聯動,使生活和生產方式更加匹配,從而真正實現節能環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