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3月19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即將來華擔任美國駐華大使的駱家輝17日在美國國會遭到“拷問”,被要求“對中國展示強硬”。據法新社報道,駱家輝接受美國會議員質詢時表示,將“考慮”任職駐華大使期間,參加“地下教會”的禮拜。“地下教會”是指在中國設立的、但不被中國政府承認的基督教教堂。
?
美國時間17日,身為商務部長的駱家輝本應在眾議院撥款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就商務部2012年預算案回答質詢。但議員的問題很快就轉向他的繼任駐華大使職務上,有人問駱家輝,在中國是否會參加“地下教會”的禮拜,駱家輝回答稱 “我將會考慮這么做”。法新社稱,駱家輝這一“回避性”的回答讓共和黨參議員弗蘭克?沃爾夫“十分憤怒”。當駱家輝繼續解釋“我的宗教行為是一私人問題,不關乎美國人民”時,沃爾夫打斷駱家輝的講話,“提高聲調、敲打著桌子” ,厲聲說道:“這事關美國人民。美國駐華使館應該成為在中國的自由之島。” 之后,駱家輝說:“我認為,這件事情不應該在公開場合討論。”沃爾夫更是指責駱家輝是在“推脫”,并稱美國官員應該公開表達對北京人權紀錄的批評,而不是“私下低語”。法新社稱,沃爾夫一貫“頻繁、強烈”地批評北京,曾要求 美國取消對中國的貿易最惠國待遇。
?
“今天的聽證會是有關商務部2012年預算案”,當被問及沃爾夫的問題是否不太適宜時,商務部發言人凱文?格里菲斯如此表示。他還說,美國參議院將在未來幾天舉行有關駱家輝出任駐華大使的質詢會,那將是他談論作為大使會做什么以及不會做什么的適宜場合。法新社稱,駱家輝在美國議員中人緣不錯,他被 國會批準出任駐華大使已板上釘釘。
?
實際上,在很多媒體看來,種種跡象表明,將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華裔駐華大使的駱家輝并不是個對華“友好人士”。美國納斯達克新聞網17日報道稱,在同日的聽證會上,駱家輝還表示,中國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應作出更多、更快的進步”,并稱“這很顯然將是下任駐華大使的主要課題”。駱家輝還是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主要倡導者。駱家輝是100%的華裔血統,但出生、生長都在美國,也不會講普通話。美國現任駐華大使洪博培將在4月 30日離任。(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關一然 王曉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