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27日消息??(記者 謝大強) 往年清明節人車擁堵的景象,令許多準備前往陵園墓地祭奠已逝親人的市民心生畏懼。記者了解到,一種足不出戶,只需輕點鼠標就能為逝去親人上香、燒紙、獻花、祭酒等祭祀新方式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隨著清明節臨近,海口市民政局也鼓勵群眾選擇骨灰樹葬、花葬、海葬等生態葬法,積極推廣網絡祭掃、鮮花祭掃、家庭追思會等文明時尚的新祭掃方式,實現文明祭掃,平安清明。
?
網上祭奠服務周全
?
記者了解到,至今提供收費網絡祭奠服務的中文紀念網站有近1000多家,在這些網絡紀念館里,都設立了生平簡介、相冊視頻、生前文獻、祭奠留言、追憶文章等。在這里,時空限制被打破,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點歌、上香、點蠟、燒紙、上供、獻花、祭酒和留言等。有的網站還提供多種風格的網墓供用戶選擇,用戶也可以自己定制個性化的網墓和墓碑、撰寫碑文等,還可存放逝者及親人的照片、音頻、視頻資料等,讓逝者的音容笑貌永留人間;部分紀念網站提供了“天堂信件”服務,祭拜者可以通過“天堂信件”向逝者訴說,信件內容不會以任何形式保留在網絡上,保障了用戶的隱私。
?
市民認可網上祭奠
?
在海口工作、老家在文昌的林先生談到往年清明回家祭祖就感到頭痛,他稱因回鄉的人太多,海文高速路上車流排起長龍,有時還大堵車。因擔心返回海口的路上堵車誤了上班,不得不提前上路。去年,在廣州工作的妹妹在網上為已逝世的母親申請了一個祭祀專頁后,他們兄妹清明都改在網上祭奠,只在母親祭日時相約回家祭掃,從而避免了人車擁堵。
?
記者了解到,網絡祭奠也給那些身在他鄉而無法返回老家祭奠親人的游子一個很好的祭拜平臺。一些市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網上祭奠不放鞭炮,不燒紙錢,不會污染環境,還節約了資源,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文明祭掃行為。
今年提倡文明祭掃
?
海口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一些家庭尤其是農村家庭每年清明祭祖費用動輒好幾百,甚至幾千元,給家庭造成經濟負擔;因燃燒紙品、鞭炮等引發的火災也時有發生。
?
為此,海口市民政局日前下發《關于做好2011年清明節暨“行風建設月”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就做好清明節期間有關工作進行部署。通知要求,引導和鼓勵群眾選擇骨灰樹葬、花葬、海葬等生態葬法,推廣網絡祭掃、鮮花祭掃、家庭追思會等文明時尚的新祭掃方式,防止因燃放鞭炮、焚香燒紙引發的火災隱患和環境污染,自覺抵制低俗的喪葬陋習。
?
相關新聞
我市設4個祭祀觀察點
?
依照往年習慣,今年清明節的高峰期在4月3日—6日4天,3日—5日尤為突出,海口群眾祭祀接待重點地區為顏春嶺、吉蔭賢、富山、浮陵水四個公墓和殯儀館。
為了跟蹤了解清明節重點地區群眾開展祭祀活動情況,我市分別在顏春嶺、吉蔭賢、富山、浮陵水4個公墓區各設立一個觀察點,每個觀察點都建有節日應急預案,并至少安排2名觀察員,主要在4月3日至6日,在祭祀較為集中的時間段觀察陵區人車流量、火災險情及群眾的祭祀方式等,做到文明祭掃,清明平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