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更幸福,是感情所系,也是責任所在——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談“十二五”對困難群體的制度性安排
?
海口網4月6日消息??老年人、孤兒、殘疾人……這是社會上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群體。他們的幸福指數,黨和國家非常關心,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社會各界普遍關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指出: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逐步拓展社會福利的保障范圍,推動社會福利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逐步提高國民福利水平。
?
在這一宏偉藍圖規劃下,老年人、孤兒、殘疾人的生活將獲得哪些制度性安排?各項權利能否得到應有保障?慈善事業如何造福于困難群體?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
?
人人享有養老服務:讓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
?
(發展現狀)目前,我國有1.7億老年人。隨著家庭養老功能的弱化缺失,大力發展社會養老服務迫在眉睫。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中國特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惠及范圍逐步由“三無”和“五保”老人拓展到所有有需要的老年人。同時,養老服務體系能力建設不斷加強,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
(存在問題)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總量不足,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投入不足,專業化程度不高,對社會力量投入養老事業優惠扶持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
?
(五年展望)竇玉沛表示,讓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是感情所系,也是責任所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基本實現“人人享有養老服務”。
?
在服務對象上,將面向所有老年人提供服務,政府重點保障“三無”、“五保”及低收入的高齡、獨居、失能等養老困難老年人的服務需求。
?
在服務項目上,將著眼于老年人的實際需求,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醫療康復、長期護理、精神慰藉、安全援助等多樣化服務。
?
在服務方式上,將通過政府支持或購買服務,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加強社區養老服務,對無法居家養老的老年人,由養老機構提供專業化集中照料。
?
在服務設施上,既盤活存量,發揮現有機構和設施作用,更以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增量,注重整合社會閑置資源。
?
在服務保障上,要充分發揮政府在制度建設、統籌規劃、資金投入、監督管理等方面職責,引導扶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
?
在服務布局上,要堅持城鄉統籌,在加快推進城鎮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同時,大力發展農村養老服務業,實現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城鄉協調、整體推進。
?
在服務隊伍上,要走專業化、職業化和志愿者相結合的道路,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
人人都很陽光:確保絕大多數孤兒享有親情溫暖
?
(發展現狀)“十一五”期間,民政部通過實施兒童福利機構建設“藍天計劃”、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全國貧困家庭唇腭裂兒童手術康復計劃“重生行動”、腦癱兒童康復、艾滋病致孤兒童保障等專項工作,絕大多數孤兒的生存權、發展權得到有效保障。目前孤兒基本生活保障體系已全面建立。
?
(存在問題)目前我國兒童福利覆蓋面較窄,特殊困難兒童保障體系還不夠健全,保障水平有待提高。此外,我國對未成年人監護權的相關規定還比較原則,保護立法還比較空白,亟待就兒童福利作出立法安排。
?
(五年展望)竇玉沛說,“十二五”期間,民政部將進一步落實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全國兒童福利信息系統,準確核定孤兒身份,確保及時、足額為孤兒發放基本生活費。加大幫扶和指導力度,提高親屬撫養監護孤兒的能力,確保絕大多數孤兒享有家庭親情溫暖。完善家庭寄養管理辦法和收養登記辦法,切實推動孤兒回歸家庭、融入社會。充分發揮兒童福利機構兜底作用,確保不能回歸家庭的孤兒、棄嬰得到妥善安置、良好撫育。
?
民政部還將積極主動與有關部門協調,共同落實好孤兒生活、教育、醫療,成年后就業、住房等各方面的保障政策。
?
我們要求,有條件的地方要在保障孤兒群體生活的基礎上,逐步將艾滋病影響兒童,事實上無人撫養兒童,殘疾兒童等特殊困境兒童納入關注和工作范圍,拓展兒童福利對象,充實兒童福利內容,發展兒童福利制度。
?
民政部還堅持繼續做好社會福利企業資格認定,推動殘疾人集中就業優惠政策有效貫徹。全國現有社會福利企業2.3萬個,安置殘疾職工62.7萬人。我們還將努力提高“三無”殘疾人供養水平,推動建立重度殘疾人生活和護理補貼制度。扶持福利企業發展,擴大殘疾人集中就業。
讓人人可慈善:慈善成為造福困難群體的重要力量
?
(發展現狀)當前,發展慈善事業已成為世界潮流。在我國,慈善公益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從“十一五”期間每年日常接收捐贈款物數量來說,呈現出逐年增長態勢,反映出民眾慈善意識的逐步提高。同時,志愿服務開始普及,慈善組織快速發展,慈善法規不斷完善,慈善事業逐步走上有法可依的軌道,在解決困難群體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
(存在問題)目前我國慈善事業發展領域存在四個“不相適應”,即慈善事業發展與社會救助的需求還不相適應,現有慈善法律政策與慈善事業發展要求不相適應,慈善組織自身能力建設與社會公眾期望不相適應,慈善事業專業人才與慈善組織的發展壯大不相適應。
?
(五年展望)竇玉沛說,發展慈善事業是迫切的時代呼喚。“十二五”期間,我們將積極吸收借鑒現代慈善理念,弘揚慈善文化,營造慈善氛圍,讓慈善成為更多人的自覺行動,成為一種社會的時尚。
?
現代慈善事業的特點是以慈善組織的運作為平臺,并使這種運作更專業化,更有效率。因此,要積極推動慈善立法,培育慈善組織,規范慈善行為,支持促使慈善組織健全內部治理結構,推進公開透明,提高社會公信力。加強慈善工作隊伍的專業能力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培養高素質的慈善工作人才隊伍。
?
經常性捐助工作站、慈善超市和在線捐贈等捐助網絡將得到進一步完善,方便群眾捐贈款物和提供志愿服務。我們還要構建有利于公眾參與慈善的有效平臺,引導公眾通過慈善義演、義拍、義賣、義展等新型捐贈渠道奉獻愛心。
?
在社會福利事業發展過程中,福利彩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們將營造健康文明的福彩文化,研究修訂《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辦法》,使福利彩票更好地服務于社會,造福于困難群體。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