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默默資助病逝同學父母群體的道德傳承——
?
????連日來,河北農業大學果樹93(01)班畢業生群體堅持15年默默資助病逝同學父母的感人事跡,經本報連續報道后,中央及地方新聞媒體紛紛轉載和報道,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隨著采訪的深入,本報記者強烈地感受到,這一群體的出現并非偶然,而是河北農大百年來深厚文化底蘊和道德傳承的養成,是河北農大多年來先進典型層出不窮良好校風的薪火傳承。
?
????動人事跡在一代代學生中傳承
?
????作為一所百年老校,河北農大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道德傳承,“崇德、務實、求是”的校訓已經融入成千上萬農大師生的血脈中。在河北農大校園采訪這些日子,一個個類似93(01)班優秀畢業生群體的動人故事再次成為廣大師生熱議的話題。
?
????“我希望我所幫助過的學生能明白一個道理:盡自己所能去幫助別人,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希望我所幫助的學生在其工作后,能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能讓這愛心傳播擴展開來。”這是河北農大畜牧專業87級校友郭世毅在給母校的一封信中吐露的心聲。從2000年他在母校設立“郭世毅獎學金”以來,獎學金數額不斷增長,共捐款22萬元,資助學生220名。他本人從不參加任何頒獎儀式,甚至到校后飯都不吃,只是每年準時將錢打到有關賬號上。
?
????另一個同樣感人的“約定”故事正在新一代在校大學生中演繹。時間追溯至2002年的一天,邯鄲市某學校校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時任該校教師的河北農大畜牧90(02)班畢業生王保安當時正在車上,他自救下車后發現車上還有很多人,在撞車后產生的濃烈煙火中,他義無返顧重返車上,先后救出十多位遇險乘客。當他繼續施救時,車體爆炸了,王保安不幸遇難。同是農大畢業生的王保安的妻子也在事故中受傷。倆人有一聾啞男孩。面對這個不幸的家庭,學校畜牧、獸醫專業幾位班長發動同學捐款1萬多元,在后來的幾年中,同學們經常通過電話問候安慰王保安的家人,有機會出差到了邯鄲,也紛紛前去家中看望資助。今年春節過后,聾啞男孩又患了骨癌,同學們自發捐款13萬多元,委派石家莊的同學送到醫院。大家相約,密切關注孩子病情變化,隨時給予進一步的幫助。
?
????與93(01)班畢業生群體默默資助病逝同學父母的感人故事一樣,1984年河北省省會石家莊涌現出了沉綠湖搶救落水兒童英雄群體,河北農大水利系學生張宗友就是群體一員,張宗友回校后只字未提,直到后來上級組織找到學校進行表彰時,大家才知曉張宗友的英雄壯舉。
?
????這些先進事跡和人物不斷教育和激勵著在校學生。河北農大現有30個志愿服務類學生團體,他們扎實深入、有聲有色的活動吸引了學校和社會上數萬人參加。2003年3月16日,愛心社發起河北省高校首次白血病知識宣傳及血樣采集活動,一次性捐獻血樣1500余份,成為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一次造血干細胞捐獻活動。截至目前,河北農大師生無償獻血2萬余人次。
?
?
????“真情是打開學生心靈之窗的金鑰匙”
?
????河北農大黨委書記程慶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果樹9301班是該校畢業生中的優秀代表。他們的事跡,是學校長期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和育人導向,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他們的行動是對“崇德、務實、求是”校訓精神的具體詮釋;是對“艱苦奮斗,甘于奉獻,求真務實,愛國為民”的“太行山精神”的傳承和生動實踐。
?
????河北農業大學是一所有著良好傳統的學校,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曾受到各級黨組織的多次表彰,曾多次被評為全國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普通高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2008年學校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單位。
?
????校訓之首“崇德”二字,彰顯了學校在育人過程中始終把學生的品德培養放在首位。多年來,河北農大堅持把思想教育與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相結合,不斷創新工作內容、形式和機制,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思想教育過程,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學校1994年創立的由學生和嘉賓互動的“焦點時刻”節目,被國務院有關領導稱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抓手”,這一活動已經影響了數以萬計的學生。近年來,學校又建立了“面對面——河北農大‘焦點時刻’網站”,開設院級“焦點時刻”,進一步增強了教育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
????學校開創的中層以上干部聯系學生班制度、黨員聯系宿舍制度、“5+1”新老生同寢模式、老教師關心下一代工作等,以“家長般的關心呵護,同齡般的理解和溝通”與學生交友談心,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程慶會書記、王志剛校長今年開學后一個月內分別與研究生、本科生召開4次座談會,與聯系班學生一起開展關于“年輕人如何走向成功”等多方面交流,在交談中增進感情,在碰撞中形成共識。
?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不是板起面孔的簡單說教,也不是脫離實際的空中樓閣,只要方式方法得當,我們的青年學生是樂于接受的。”校長王志剛教授深有體會地說,“真情是打開學生心靈之窗的金鑰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