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4月11日消息??中國首次井下避難設施載人現場驗證試驗10日在山西省潞安集團常村礦順利完成,由礦工、救護隊員、科研人員等80人組成的試驗人員,在模擬災變環境的永久避難硐室里安全度過了48個小時。
避難硐室是當井下災害發生、人員無法撤出時,為防止有毒、有害氣體的侵襲而設立的避難場所,一旦有緊急情況,礦工可以跑到就近的避難硐室進行避險。承擔此次試驗的常村礦北三區避難硐室建于2010年5月,可提供80到100人避難所需,具有防爆密閉、氧氣供應、空氣監測、二氧化碳吸附、空氣溫濕度控制、電力供應、通訊聯絡、食品飲水供應等功能,井下人員可以通過直達地面的救援鉆孔獲得新鮮空氣、流食供應、通訊聯絡、電力供應等。
我國礦用救生艙第一代研發人、北京科技大學教授金龍哲告訴記者,通過這次試驗,驗證了永久避難硐室供氧系統運行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實時監測到的各種參數變化情況及規律可以為今后改進井下避難設施提供進一步的技術支持。
常村礦礦工呂海軍是此次試驗的參與者之一,他走出艙門時略顯疲憊,但臉上掛著笑容,與迎接他出艙的人們拍手慶祝。他告訴記者,試驗進行得比較順利,除了艙內有些潮濕外,沒有任何其他不適的感覺。
潞安集團副總經理劉仁生說,礦工進入避難硐室后,可及時通過室內的通訊系統與地面指揮中心聯系,并進行雙向視頻對話,為后續的救援工作提供可靠保證。
“能夠保障礦工的生命安全,再多的投入也值得!”劉仁生介紹說,這套系統是潞安集團與北京科技大學和眾生洲科技中心合作研發的,下一步將會在更多的礦井推廣。
據悉,這是我國首次完成的井下避難設施載人驗證試驗,未來能夠進一步提升井下避難所安全防護技術和水平,不斷促進以井下避難硐室、礦用救生艙等避難設施為核心的礦井新型安全防護體系建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