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4月11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風靡全球的社交網站“臉譜”(Facebook)網“正在與中國伙伴討論進軍中國”———美國彭博社9日的這一報道迅速引起熱烈爭論。“臉譜”網站公司9日表示,正在“學習和研究”中國市場的特點。彭博社稱,中國4.57億網民對“臉譜”極具吸引力。但也有媒體質疑:在沒有“臉譜”的現在,中國的微博產業已經蓬勃發展,“臉譜”在中國市場能獲得成功嗎?此外,中國政府會允許曾在中東革命中“煽風點火”的“臉譜”進入嗎?“臉譜”是否會遵守中國的網絡審查制度,避免成為“下一個谷歌”?
?
彭博社的報道引述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話稱,“臉譜”網已與中國的潛在合作伙伴進行了會談,但會談是“討論性質”,暫時可能達不成任何協議。報道稱,“臉譜”網如今在全球的用戶大約5億,而中國的網民數量就接近這一數目。報道引述“臉譜”網站公司9日的聲明稱,正在“學習和研究”中國市場的特點,及如何在中國的網絡環境下,確保用戶、開發者和廣告商的利益。
?
去年12月,“臉譜”網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訪華,被報道稱造訪了百度、新浪總部,還會見了中國移動高層領導,引發進軍中國猜測。今年2月,“臉譜”網開設香港辦事處,為香港和臺灣的廣告客戶服務。美國世界新聞網10日報道稱,傳聞中“臉譜”網的合作伙伴百度的發言人郭怡廣通過電郵告知該網站此消息“純屬謠傳,毫無根據”,但該報道仍“看好‘臉譜’進入中國”。文章列舉了3條理由:扎克伯格長期研究中國市場,做了很多踏實的工作,學習了漢語,還訪問了中國;鑒于“臉譜”網目前在中國被禁,屆時可能設置供中國用戶使用的中國域名;中國人喜愛扎克伯格。
?
但也有媒體質疑“臉譜”網的動向。《每日印度》10日稱,中國市場極具吸引力,但是大量美國公司以自身經歷證明,進入中國需要付出代價,拒絕配合中國網絡審查的谷歌就是個現成的例子,而“臉譜”已經在突尼斯和埃及的革命中證明了其巨大的政治影響力。報道還稱,中國官方對色情、賭博和反政府活動的網絡內容過濾嚴格,“臉譜”網如果不進行自我過濾,很難在中國落地。
?
《紐約畫報》10日認為,“臉譜”的表態閃爍其詞,是否下決心敲開中國市場大門仍不確定。文章認為,“臉譜”能否進入中國并獲得市場,并不完全取決于中國官方,也取決于中國市場、中國網民的口味,已有不少事例表明,中國互聯網用戶有自己特殊的習慣,未必喜歡“臉譜”的交友方式。世界新聞網也指出,在沒有“臉譜”的中國,微博市場的競爭已經白熱化,“臉譜”網站能否在中國取得成功,值得懷疑。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