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能為汶川做什么?
——互聯網知名企業負責人助力災后重建共話社會責任
?
新華網成都4月11日電(記者周劼人 許茹)新浪曹國偉、搜狐張朝陽、網易丁磊、騰訊馬化騰、阿里巴巴馬云……4月7日至9日,中國互聯網知名企業負責人,集體出現在四川北川、漢旺、映秀等地。這一次,巨頭們不是聚首在行業峰會,而是參加由中央外宣辦、國務院新聞辦組織的互聯網知名企業負責人汶川地震災區行的活動。
“奇跡背后是中國人的愛心和團結”
鐘樓,廢墟,這是漢旺地震災區定格在人們腦海里的印象。東汽門前大鐘的指針依然停留在14點28分,但離它3公里的漢旺新鎮和重建后的東汽新基地,卻讓這些創造互聯網奇跡的“巨頭”們頻頻感嘆災區重建的“中國奇跡”。車窗外,薄雨漸止,嫩芳新濡,由無錫對口援建的漢旺新鎮一派江南韻味的粉墻黛瓦。
“小小的汶川,震動了世界,團聚了中國”。三年前汶川地震發生后,一個天涯網友寫下這樣的帖文;三年后,天涯社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邢明,站在北川新城的街道上說:“以前都在網絡上關注重建,今天到了現場,更感受到一種向上的、積極的力量。”
北川,是地震中受損最嚴重、唯一需要異地新建的縣城。在地震遺址,互聯網巨頭們面對老北川中學孤獨挺立的旗桿,沉默無語。搜狐CEO張朝陽向遇難者獻上鮮花后,面色凝重地匆匆跳上車,一路默然。而當他走進新北川中學校園時,面對紅著臉蛋圍上來的孩子們,卻認真地和他們聊起了天。張朝陽說:“人生的成功要靠堅守和信念,而你們會比其他孩子更懂得堅守的意義。”一個在場的學生“憶女的夢想”幾分鐘后在微博上回復:“謝謝所有人對我們的關心。”
新浪網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曹國偉覺得:“互聯網不僅要記錄重建的成果,更要記錄這種精神。”
三年前,四川地震災區被毀住宅530萬戶,1200萬人無家可歸。現在,震后兩年重建和安置基本完成。“這是一個奇跡。”曹國偉的這條微博在短短兩小時內被轉發965次。潘石屹回復道:奇跡背后是中國人的愛心和團結。
“不是來‘看望災區’,而是來‘創造機遇’”
“生意很好哦……”映秀新鎮上的居民馮紹花一邊收錢,一邊把包子遞給顧客,臉上笑開了花。半年前,她們全家搬進了修葺一新的兩層小樓,還在沿街的店面開了早點鋪。包子升騰的熱氣招徠著游客和居民,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剛要舉起手機拍照,就被買早點的青年擋了鏡頭。
清晨的映秀云霧繚繞,藏羌風格的屋宇沿漁子溪次第展開。和馮紹花家一樣,在地震中失去家園的居民,搬進新鎮后大多利用自家門面做起生意,有了新的生活來源。
如何在順利完成基礎設施和住房建設重建的基礎上,繼續“發展產業、擴大就業、促進增收”,這正是四川地震災區災后重建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而這也是此次互聯網知名企業負責人普遍關心的問題。
“目前新北川的支柱產業是什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云,在新北川羌族特色文化街區上,和北川縣縣委書記聊了起來。“災區的老百姓已經安居,我更希望有機會幫助他們樂業。”馬云說,“所以我們這批人不是來‘看望災區’,而是來‘創造機遇’的。”
2009年11月,阿里巴巴集團就和浙江對口援建的青川縣政府,合建了國內首個電子商務農村示范點“阿里之家”。災區一個名叫趙海伶的姑娘參加了培訓,把家鄉的土特產通過網絡向全國各地銷售,帶領災區50多個鄉親一起開網店致富。在馬云看來,“災后重建,就業是關鍵。”
抱有同樣想法的馬化騰也表示,未來3-5年,騰訊在四川的投資將突破20億元人民幣,致力于打造西部互聯網研發創新中心,將提供6000多個就業機會。
“助力重建,互聯網企業要干自己擅長的事情”
“看得見的‘硬重建’展示了‘中國奇跡’,看不見的‘軟重建’更任重道遠。”和訊網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章知方認為,災區人民和對口援建省市的努力有目共睹,但“這些工作真的不好做。”
車行山間,遠處白墻青瓦間點綴著黃色的羌族碉樓,一幅“水磨畫”迎面展開。汶川縣縣長張通榮介紹說,水磨鎮災后重建時,決心一改震前煙囪林立,污染嚴重的面貌,按照“生態新城、文化名鎮”的思路打造新鎮。
“旅游業、獼猴桃種植業……不僅保護了藏羌文化,還能給老百姓致富。”張通榮坦言,“我們也曾困惑,為什么建好了房子修好了路,老百姓還是沒法像原來一樣快活。后來在重建中慢慢曉得了,老百姓需要的是信心,而有了產業才有信息。”
非常關注災后產業和心理重建的第一視頻董事局主席張力軍,在一邊頻頻點頭,還和TOM總裁楊國猛商量起了如何利用網絡平臺,把市場信息和科研成果帶給農民。
“助力重建,互聯網企業要干自己擅長的事情。”這是開心網CEO程炳皓的觀點。“網絡的利用手段是多樣的。”馬化騰說。丁磊也表示贊同:“不光是捐錢,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現代技術為社會創造價值。”丁磊提到了他正在研究的養豬行業,他表示技術成熟后會把數據全部公開,并在災區推廣。“信息的傳遞和教育的普及是互聯網企業能做的。”
而在楊國猛看來:“中國互聯網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用信息化帶動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互聯網只是手段。”馬云的觀點得到了十余位互聯網企業負責人的一致認同,“推動發展,服務社會,才是目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