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25日起央行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年內第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此次上調后,大型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已達到20%的歷史高位。不過據本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專家及研究員分析,在CPI高位運行的情況下,存款準備金率仍會有至少一次的上調,上調幅度為0.5個百分點,而且4月份上調一次的可能性很大。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還對本報記者表示,具體的上調空間并不是固定的,沒有所謂的23%的上限,因為這是需要央行根據銀行間的流動性情況來決定的,應該是合理就好,合適就好。
3月的CPI數據即將出爐,據機構的普遍預測是過5%毫無懸念。民生證券預測為4.7%,中信證券預測為5.2%,交行預測為5.1%,申銀萬國預測為5.3%,農行預測為5.4%。而瑞穗證券的預測數據最高達到5.5%。主流經濟學家在今年初曾明確預測,通脹會在今年6至7月達到峰值,然后逐漸回落。
通脹壓力過大依然是當前經濟中的主要矛盾,為了收縮流動性,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貨幣政策組合工具將是治理通脹的重要手段。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兼中國區全球市場業務主席李晶認為,2季度通脹壓力將持續,通貨膨脹指數將于今年6月或7月見頂。預計在未來幾個月,至少還將有一次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和一次加息。
由于加息對于信貸、流動性等管理的作用較弱,因此未來央行依然離不開央票、存款準備金率等數量型工具。多數業內人士這樣認為。
從銀行間流動性的層面來講,盡管之前的連續提準已經將準備金率提升到了歷史最高點。但是考慮到目前流動性仍然較為寬松,四月份到期資金量將超過9000 億元。同時外匯占款壓力將始終存在,央行對沖流動性的任務依然較重。長江證券宏觀分析師李冒余認為,以目前公開市場的操作力度來說,四月仍存在再次提升準備金的必要和可能。
興業證券分析師也分析,弱勢美元,人民幣升值預期顯著上升或預示著資金加速流入。已公布的外匯占款數據指向熱錢流入水平(不可解釋部分)依然處于高位,后期隨著升值預期的加強或加速流入。同時,“清明”假期,公開市場操作停止,央行被動投放280 億元,后期流動性回收力度將加大。如果海外資金流入顯著增加,央行或將在4 月份再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民生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郝大明則表示,即使3月的CPI數據是回落的,也還有一次上調需要。如果CPI在5%以上運行,那么存款準備金上調次數還將至少再增加二次。每次的幅度為0.5個百分點。因為今年到期票4-12月33085億元,外匯占款也不少,另外還有新增信貸,僅對外匯占款增加,也需要加存款準備金率。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也預測,至少還會有一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幅度為0.5個百分點。
渤海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也認為,4 月存款準備金率再次上調的概率較大。二季度余下時間,存款準備金還將上調2 次左右,加息1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