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在爬到山頂后,離薩盧姆口岸越來越近。路邊軍人和警察正在協調著清理以前遺留下來的帳篷。還沒有到達口岸大門的時候,公路邊已經有三五成群的難民圍坐在地上,身邊倚放著大包的行李或皮箱、木箱等逃難物品;等記者駕車終于駛進口岸后,發現難民營的情況比原先想象的還要糟糕。繼續前行,地上聚集的人越來越多,有男有女,大多裹著頭巾,在空曠的沙漠地區,這一裝扮有著重要的防風、防寒與防曬效果。
下了車,映入眼簾的首先是難民們領取早餐排起的一條條“長龍”,人們的眼神中充滿了焦躁、抱怨和憂郁。早餐的發放點原本是口岸的一間獨立辦公室,現在被騰出來專門用于發放食品。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敘利亞官員塞莉娜告訴記者,為了給利比亞難民提供食品,她特地從大馬士革趕赴埃及,參加世界糧食計劃署的緊急援助行動,難民營里發放的食品都是由國際組織提供的。目前,該組織每天為薩盧姆的難民免費提供8000份餐飲,它們都是在200多公里外的海濱城市馬特魯烹調,然后用車運輸兩個多小時送抵邊境口岸。塞莉娜還介紹說,世界糧食計劃署在突尼斯與利比亞邊境另設有兩個援助點,每天為從那里出境的難民提供2.5萬份餐飲。
?
處境艱難 不改其善
薩盧姆口岸埃方一側的大門前,坐滿了剛入關不久的難民。在現場負責協調的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官員告訴記者,目前滯留在口岸的難民約有3000人,主要是乍得、尼日利亞、索馬里、毛里塔尼亞和蘇丹等國在利比亞務工的工人。他們正在等待各自國家使館派車前來接他們赴開羅國際機場乘機回國。而利比亞籍難民則有權直接進入埃及境內,他們過了薩盧姆口岸后通常不在口岸停留,直接去埃及其他城市了。這位高級官員還告訴記者,目前每天有約3000人通過薩盧姆口岸進入埃及,其中利比亞人約為2000人。在口岸滯留的難民每天能疏散走500人。從2月19日至今,已有約17萬人通過薩盧姆口岸進入埃及。
難民的處境相當悲慘。不少難民除了隨身衣物和被褥外一無所有,他們用被子在地上打個鋪蓋,便席地而臥。有的難民家當稍微多點,隨身還帶了自己的小電視和影碟機。其中很多人已經在口岸等待了多天。口岸地處沙漠,晝夜溫差大,再加上多日缺乏充足的睡眠,導致許多難民情緒很不穩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